【扯淡加忽悠】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的最坏结果
苏 白
电力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国企取消行政级别也是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国企不是个官场,而是个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企业和集团,是以盈利为目的滴。
最坏的结果就是,抄表客服维护这些都可以外包给社会劳务机构和劳务派遣,也就通俗地说法,农电工和临时工来做。输电线路和配电、用电这些分开。也就是电网企业在厂网分离后,主业再分割成供电、配电、输电。三产业、辅业、多经企业全部剥离出去。而且允许民间资本、国企、私企、外企进入电网业务。路灯作为社会公用事业,交给地方,或者采取招投标和劳务派遣形式,外包给社会化服务机构。
这个过程很漫长,也许需要二十年。对此,我们只能看上面的政策和相关法规法律。
作为个人,不必对此忧虑。有资源有背景有关系的,无需考虑这些,到哪里都可以,到哪里都有好位置。有能力有实力有特长有本事的,也无需考虑这些,到哪里都有人要,到哪里都有饭吃,都有办法;有钱有地有不动产的有金条钻石贵金属的,更不用担心,有资本,就能增值和保值。所以,无需杞人忧天。
计划没有变化快。
如果电网企业的独家经营被打破,那么势必会出现品牌、服务、销售的竞争。对民众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市场经济嘛,市场来配置资源,市场来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最糟的结果就是,改革不彻底,或者地方环境不好,行政和管理部门不尊重经济规律,违背市场规律,或者国企内部的思路、管理跟不上,那就是死路一条。
人生难得百年,中国更难得百年老字号企业。生死寻常事,淡然面对之。
唯一可能确定的是,作为私企和外企,或者处于充分竞争环境的企业和公司,会非常重视广告、新闻、宣传、公关。可能毛收入的7%—30%,甚至纯收入的7%—30%都要用来专门搞这个事。
在一个充分市场和竞争的地方,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广告、新闻、宣传、公关。
而我大多时候从事的事情其实就是,广告、新闻、宣传、公关、销售。
新闻体制改革迟早也会加速度,国企事业单位模式会打破。新闻出版机构也会面向市场,也会充分竞争。尤其是人员身份问题、编制问题可能会改革。对于中国而言,可能以后不会再没有什么事业单位编制了,也没有什么国企全民正式工了。只是我疑惑地是,所谓国家公务员以后会不会有编制?尤其是在内地,千军万马应聘,参加公务员考试,无非是为了一个稳定的饭碗。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搞不清楚。反正,现在赚钱和拥有赚钱的能力是第一位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其余的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