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隔壁邻里文化”的营销主张


“隔壁邻里文化”的营销主张
         ——地产营销案例分享


前言:
   一直难忘难舍孩提时代,大城街区里的那种和睦的邻里关系……
   一直主张并不断尝试,在一个居住区楼盘项目中,明确提出“中国隔壁邻里文化”的居住主张。以此唤醒进入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渐行渐远的“隔壁邻里关系”的记忆;
   2006在融创北京项目禧福汇国际社区首次提出“中国式美好”的项目主张、2007在3300亩的重庆奥林匹克花园项目第二次提出 “中国式邻里”营销主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09,在华东长三角地区的江阴东方大院,第三次提出“隔壁邻里文化”的居住主张:中国式邻里
   我希望能用“隔壁邻里文化”唤醒一座城的记忆和共鸣,最终实现地产项目的销售。这是一个从“居住主张”的“认知”到“认可”再到“认购”的营销实现过程……
正文:
   整合营销传播之父,美国著名的广告大师唐•E•舒尔茨认为:
   “整个营销过程就是一个与顾客沟通的过程,要让顾客了解产品/服务的价值,以及它是为谁设计的。广告、公关、促销、直接营销、商品陈列及店头广告、售后服务都是一种沟通和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要求变单一传播手段为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要坚持“一种观点、一种声音”的原则;甚至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传播独裁者”(如设立一个营销传播机构或营销传播经理),采取“自上而下”的中央控制。
——“不变”,传播工作中的“协同和一致”,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关键。
   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兵法大师孙子,他在《孙子兵法》里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更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九变》一篇中:“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并提出“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求变”,是漫长战役中,克敌制胜的关键。
   那么,应该如何结合两者观点,把握好“不变”、“求变”以及“变与不变”的关系,运用在地产营销的整合传播之中,并在漫长的地产营销战局中“守正出奇”呢?
   以下,将内部已经总结了的“2009江阴金科东方大院营销案例”,在博文中公开。

 

江阴东方大院客户中心

2008  一场品牌营销战
   2008年底,房地产行业寒冬季。在江阴,卖房子火到金科东方大院这样,确实让人开眼界。
   在一片“喊冷”的江阴楼市,金科东方大院却在“三无”——“无样板房、无示范园林、无销售大厅” 的情况下,从2008年12月,193套高品质花园洋房被抢购一空,上演了楼市奇迹,“超越别墅的原创中国洋房”激起了市场前所未有的共鸣,甚至是共振!在其他楼盘业绩“挂零”、卖场“人迹综绝”的当下,金科的卖场却每天人头攒动,甚至出现亲朋好友为了争抢一套房源而破口大骂的情形,一时间,“买金科房”已经成了市场的流行语,而这逆市飘红的现象,江阴业界更称之为“金科现象”。

东方大院中式花园洋房实景

    2008年9月,“第七代花园洋房”项目——东方大院开始正式入市推广,作为金科集团在江阴的首作,项目不但肩负树立企业品牌的使命,更有成为江阴楼市行业标杆的要求,摆在江阴金科营销团队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成功!。
   而在没有品牌沉淀背景下的营销战争,必须首先解决陌生市场对项目及企业的整体认知问题,于是,树立品牌形象高度,建立项目高端气质,提升客户心理价位,“显大气,走正道”、围绕“项目线” “高举高打”的营销推广方式,成为了营销团队的行动准则,一系列的营销动作由此展开。
   从“亚洲人居金牌示范项目”的正式授牌,到“亚洲人居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从“中国住宅产品专家”的专业形象定位,到“超越别墅的原创中国洋房”推广语的提出;从“坐飞机去重庆看房”的品质见证之旅,到“大型宫廷游园会”的园林品鉴盛典。营销动作一直围绕“三高”——“项目的高品牌,产品的高品质,园林的高品位”展开。
   系列的整合推广,以及示范区的开放,客户被金科“三高”所震撼,所折服,企业的高端品牌力和现场的品质打动力,给江阴市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社会也作出了及时的反馈,08年末,江阴金科东方大院被评为“江阴最佳规划设计奖”,09年初,项目又被市政府授予“江阴市优秀楼盘”奖。
   一时间,金科东方大院的“好房子”概念,在江阴无出其二。
2009  为了不战
   2009年4月,金科东方大院二期一批次物业推向市场后,再次“火线告急”,从4月初开始认购,到4月底,成功再次实现快速“售罄”,其中老带新比例高达“73%”,而这又一次“未开盘即清盘”的营销胜利,再次引起了江阴楼市的轰动:
   4月底,江阴本土5家房地产公司全员出动,集体到金科东方大院“取经”;5月7日,无锡市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江阴市市委书记朱明阳的陪同下,专程从无锡到江阴金科东方大院调研;而早从2009年3月开始,江阴业界最为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则是金科09年在推广上提出的居住主张——围绕“邻里隔壁文化”的“中国式邻里”。

   到了09年,当金科的品牌已经具备高度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当“金科房”的品质已经深入江阴市民人心,又如何找到针对市场的“兴奋点”?是否还是按常理出牌,再次和其他地产公司“死磕”品牌或品质?
   “上兵阀谋”,一个漫长的房地产营销战争,固然要在传播上守住项目自身的“调性与气质”,及笔者前言所说的“不变”。但在每一个营销阶段,则需充分的实现营销差异化,进入“蓝海”,避免“战争”,并“第一个吃螃蟹”,从而 “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每个阶段如果还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那么很有可能走入死胡同,事倍功半。
   那么,2009年,如何在“守正”的情况下“出奇”?
   在这个问题上,这个小小的回顾可以给出答案。
   09年2月的一天,我和无锡营销总监方明富到江阴来听取09年营销思路的汇报,当会议上,江阴项目营销负责人肖坦依然还是延续08年的成功经验,信心满满的在会上提出了项目2009的两个主要营销思路:一是实现由“项目品牌”到“企业品牌”的美誉提升,塑造中国房产、江阴房产“领跑者”的品牌形象;二是在推广上,提出了年度的推广主轴:“领跑中国的住宅产品专家”(品牌提升)——>“引领江阴品质生活”产品及服务落地(园林+户型解构+物管)
江阴项目组本来以为这个提案会“风平浪静”的通过,结果不曾想到,我听后一阵沉默后,问了我这样一句话:“这个点,是目前营销推广上的“强效点”吗?”
   以肖坦为首的项目组一下傻眼了。
   江阴本来城市规模就比较小,通过08年的系列营销推广,和现在具有高度打动力的示范展示区,江阴人对金科的品牌和品质应该是高度认可了,这些开车过来一下子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否还需要反复诉求呢?
   在会议上我继续引导:“营销推广,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在江阴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我们的“2009的居住主张”呢?进行金科在江阴的软实力营销。
   很有一些灵性的肖坦被一语点醒!
   硬——物质,软——精神,诉求一种能够打动客户,诠释具有项目规划理念及人居内涵的“项目软实力”,完全可以成为新的加分项啊!
   “这样吧,针对项目软实力营销,今天就回去修改方案,明天上会讨论”;
   不过,这个思路,倒是让肖坦及肖坦们彻底亢奋起来了,于是连夜思考,修改,从徽派建筑江南民居,到苏州园林诗意栖居,从大国崛起东方文化回归,到邻里冷漠人情疏离……
   凌晨3点的时候,最终归纳成了这样一句话:
   金科09年居住主张:中国式友邻
   支撑点:“项目、建筑、园林、装置、广告、事件、物料”
   推广实质:圈层营销
   第二天,肖坦再次信心满满的带着黑眼圈开始了第二天的提案。
   这次方案“原则”上认可,但是就居住主张的提法,开始新一轮的“批驳”:
   “居住主张的提出,必须在语感上要充分迎合苏南地区的心理感受,如果只是自己孤芳自赏,是无法真正实现传播力的,这句话,不但要本地市民通顺易读,还要真正能够唤醒关于美好人居的记忆与向往”
   于是,又提出了三个备选方案:“中国式栖居”、“中国式睦邻”、“中国式邻里”。
   接下来,分别找了4批次接近20余人的江阴本地人,不但要求他们以江阴本土语言进行通读,还就上述四个方案进行感受评论,结果绝大多数同事都觉得以“吴侬软语”来念,“中国式邻里”读起来最通顺,也最能唤起他们对“邻里隔壁”的美好记忆。
   终于,围绕“邻里隔壁文化”提出“中国式邻里”成为了最终的推广语。
   2月底,在提案会上就基本大致成型的户外广告“金科09年居住主张:中国式邻里”正式亮相,开始了09年江阴金科的首波营销攻势。

一个“居住主张”感动一座城
   “邻里隔壁文化”和“中国式邻里”,从概念提出,到实施落地,注定就是一个“慢热”的过程。
   “邻里隔壁文化”着重针对项目精神内涵方面的诉求,很容易被市场简单的视为一种“概念”,如果配合的营销动作不到位,那么很容易就“浮于表面”,给市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果不其然,广告才一推出,江阴地产策划界的同行就打电话来戏侃了:“怎么,今年开始玩虚的了?”
   江阴网络上涉及地产板块的论坛,也有网友代表业主发言:“我买的是房子,不是居住主张”。
   而媒体朋友则都感兴趣的打来电话,除了“拭目以待”的感觉外,就是“将信将疑”的感觉了。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
   从“认知”到“认同”,本来就需要过程,战斗,才刚刚开始。
   3月,“邻里隔壁文化”和“中国式邻里”的居住主张,在江阴基本巷尾皆知的时候,开始发力。
   3月初,金科东方大院现场所有围挡包装全新更换为“中国式邻里”连环画,具体主题内涵推出:“敬老”、“爱妻”、“亲子”、“分享”、“交流”、“包容”。
   3月8日,“邻里隔壁文化”之“爱妻”活动,吸引近700客户现场参与,邻里概念第一次落地,活动现场,一群女业主在享受免费中医体检的同时,开始对着邻里竖起了大拇指。
   3月10日,网络业主论坛正式开通,以“邻里之间”冠名的论坛,首日发帖量高达217个。
   3月中旬,“我为邻居送蛋糕”活动正式启动,凡是业主生日,金科渠道人员不计路程长短,亲手将有一封带有邻里关怀的贺卡及一个精美的蛋糕送达生日现场。
   3月下旬,《中国式邻里人文筑园》园林实景生活画册正式出品。
   4月5日,“邻里隔壁文化”之“亲子”活动展开。
   4月10日,针对“邻里隔壁文化”的具体精神内涵,6块承载不同诉求主题的户外广告全新出街,引发全城关注。
   4月16-18日,江阴房交会,金科正式向所有的江阴市民发放《中国式邻里报》头刊,金科东方大院“邻里组团二批次”物业同期正式签约。
   4月30日止,“邻里组团二批次”200套高质高价的花园洋房,再次全部快速售罄!
   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认购”;
   从“传播力”到“影响力”,再到“销售力”,
   “中国式邻里”已经火透江阴,“邻里隔壁”文化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同。


后记:
   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5月初,一封“致江阴全体业主的倡议书”在江阴日报发布,金科倡议主张“中国式邻里隔壁文化”在江阴的回归,一书激起千层浪,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江阴交通电台在早间新闻里就“中国式邻里到底是什么”进行系列的互动讨论。业主更是纷纷打电话给销售人员,觉得“很温暖,很贴心”,在业界,则开始纷纷准备自身楼盘的邻里文化倡议书。6月,江阴市还将举办“首届邻里文化节”…….
   把握好“变”与“不变”,是地产营销永恒的命题。
   针对城市特性,思考阶段性营销推广的“强效点”和“弱效点”之分,以独特而又触动人心的“居住主张”实现软实力营销,抢在市场前面主动“求变”,从而“不战”且“屈人之兵”,这是东方大院项目再次制胜的关键。
   在阶段性的变化之中,坚持“主题突出、主线清晰、主诉求吸引”“三主合一”的线性营销模式,纲举目张。围绕 “邻里隔壁文化”思考、提出“中国式邻里”各种营销整合动作,有策略、有步骤地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艺术化。
   就这样,一个“隔壁邻里文化”的居住主张,唤醒了一座城、感动了一座城,也赢得了一场地产营销战。

 

参看:开彦的博文“东方大院,这里没有冬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f9280100bj8l.html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