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伟大的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的语言,这门语言确实挺难学的。跟老婆商量传宗接代的时候用我们的话说:“咱生一个吧?”,一直很好奇:上帝跟他老婆商量的时候,用数学怎样说?
感悟《老子》的时候,忽然发现老爷子果然说得更简洁、更优美、更千秋万代,他说:“除以3吧?”
这一个除法,0.3333...,于是小3们就摇摇晃晃一窝蜂地世世代代起来了,真有点“小强不死万万年、一代一代往下传”的气势。3这个数字很奇妙,它是第一个用除法生成无限循环小数的数,还是一个可以借助除法完美地自我复制的数,看着小数点后那一溜儿无穷无尽的“3”,确实有种生命繁衍的意味,每一个孩子都与它的母亲一模一样,每一个孩子都不可或缺,而子子孙孙无穷尽的秘密只有一个:“代代余1”。
让人感觉这里隐藏着生命的奥秘。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上面的道理看,老子所谓“玄而又玄”的“道”,可以用生命的意识来替换,它唤醒了生命对于自体的存在感、并且在这个感受的过程中对本体与外界进行了区分,于是1产生了。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应该把人看成一个“菌群共生体”,显然是解剖学研究过度的误解,对生命的完整性缺乏认识。要区分共生菌群、还是完整的生命,只要从这个1着手研究即可:完整的生命对于自身与外界的区分是清晰的,即少一点不行、多一块也不对,大象很大,谁敢割它的尾巴它肯定跟你拼命,蚂蚁很小,你给它肚皮上贴块膏药它也肯定一边拼命往下摘巴一边破口大骂,而共生菌群没有这个边界意识。
生命是完整的、生命是有边界的。
1,是完整的,1是区分意识所产生的第一个概念,1是完整的世界、1是健全的自我。本体与世界的对立产生2,2是伴生的,在1诞生的那一刻,它随之产生。外部的世界并非严格的1,1是稳定不变的,而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又是由矛盾对立产生的,因此带来这生机的阴阳变幻与生命一起构成了3,因此“三生万物”。严格地讲,3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世界,有认识和被认识的主体客体、又有对立变化的动力。
生机是由外界的阴阳对立与变化孕育的,当生命进化到有性繁殖阶段,外界的阴阳已经浸入到生命体系当中,让生命更加丰满完整、进化的动力更充沛,两性生命得以借助选择更优秀的另一半来主动地优化自己的后代。人类用“美”这个概念界定另一半的优秀程度,面对那些令人目眩的美,我们甚至会自惭形秽,应该说这种“自惭”算是一种对后代挺负责的心理:不肯把自己的丑亵渎了那份钟灵毓秀的造化奇迹。
生命体系自身的这个“一生二”的过程,是对那个精彩多变的外部世界的模仿。1是封闭的,同时也是缺乏变化、缺乏生机的,一分为二让个体的生命有所缺憾、不再完整,但是它给这个闭合自证的系统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带来更多的变数和机遇。两性生命的世界里,那个属于世界的数字应该是4,有意识的生命界与无意识的非生命界各有其2,至此生命已经自成一界。
从1的角度看,两性之间的爱欲只是生命的自恋,但是这种因缺而生的个体之间彼此的爱慕,确凿无疑地强化了生命对于生命的关注,这份额外的关注演绎了第一缕爱的情绪,萌生了充满诱惑的美、飘溢起跨越物种的香。有性生命的出现,对于强化生命对本体的意识、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
单性生物缺乏关注同伴的动力,它是完整闭合的、绝对自私的,它的求生意志更纯粹、更彻底,考古学家发现过数十万年前的细菌,仍然维持着活性,它给我们演示了一种无情的顽强,它们没有绝望的情绪、也从不寄望于同伴。
而有性生物则不可能独自存活太久,因为个体是不完整的,独存就毫无意义,靠自摸是不能繁衍的,任何试图万年不死的老光棍都是令人厌恶的。有性生物是真正意义上鲜活的生命,有情有爱有希望、还有恐惧和绝望,它们学会了互相帮助、还学会了牺牲,为了所爱的能够生存而牺牲、为了下一代的生存而付出生命,这种与求生意志相抵触的现象从有性生物出现以后就存在了。它们只能鲜活地存在,花开一季、曾经年轻,足矣!它们永远把生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关于生命的更新换代,上帝的秘诀是除法,但是除以3的方法更接近单性繁衍,顽强、纯粹、冷静而恒久不变。有性生物的秘诀则似乎与4有关,更鲜活、更热烈、更感性。怪不得解放军数数从来不超过4,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当初决定这样喊的将军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借用了上帝的语言,铿锵有力的号子尽情地倾诉着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激情。保卫她!这是他们毫无犹疑的信念。不由得想起那位微笑战士和那个洋溢着安全与信赖的小小婴儿,是的,可以为伊笑、可以为君死,这一份别样的豪情直叫人热血沸腾。
那一朵令阳光刹那间灿烂起来的无限信赖、那一片离乱中骤然围合的安全感,这成功的守护令人神往,它确实值得所有血性男儿为之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热情、关爱、信赖、付出,这些把生命渲染得格外辉煌的感触与行动,比生命更珍贵,它们是有性生命们独享的特权、是人类所能够找到的少数超越生命价值之上的无价珍宝。
这个好玩的1/3给还我们启迪:要分享属于我们的1,但是必须为子孙留下一个依旧完整的1,这个世界,不是给哪一代生物肆意挥霍的。这是数的规律,也是每个物种得以生生不息的法则。
正所谓:
点亮意识划三界,
再分阴阳生美香,
一念执着虽恒久,
两性抱缺却有情。
人类并不直接诠释一生二的过程,而是用合二为一的欲求进行逆向演示。小丫头小伙子们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似乎只有半条命在这广大的世上孤苦伶仃的飘着,就会骚骚地满地儿寻找另一半,一旦找到、心花怒放,合二为一地那真是抱着就亲呐,领个证就开始“二生三”的大业了。也有直接二生四、二生五、六的牛人,我很嫉妒,发呆琢磨:哼哼、哼哼!他们的数学基础肯定不牢固。
一个三口小家,虽然不至于生发万物,家里总会越来越满当,邻家的小狗偶尔来串个门,春夏季节米面菜篮里也会生些小虫小蛾的,心惊肉跳之余倒也生机勃勃的,欢声笑语基本上是天天不断。礼拜天打算做一道豆芽炒肚丝儿,豆芽买多了,决定分期分批培训(焯水),水欢快地开了,觉得很开心,兴致勃勃地打比方:“一年级新生入学啦!”女儿在旁边啃樱桃,伸着小脑袋凑热闹,观察了一会儿,感慨道:“水深火热啊!”呵呵,至于吗?
总结:平衡对称的2是优美的,但是存在着微妙的失衡而充满动感和活力的3才是最美的。生命的奥秘在于除法余1。对人类而言,女性近乎1、是静、是人类的根基,男性是/、是动,要真正地学会尊重女性,可能是人类新世纪的新课程。生物学还补充:女性的染色体比男性完整,从数学符号看,X比Y更完美、更对称。女性更多地担负了固本延续的职责,男性则以守护供养为主,任何对于女性的歧视侵害都是犯罪,即使人类的法律“不完善”,上天的法则从未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