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心理健康报告之感想
学校组织《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的心理健康报告会,听后有诸多感触。由其对报告中所提倡的孩子心理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感触很深。
一、肯定
肯定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关键,孩子在肯定的家庭与环境中成长,对于养成坚毅的品质、树立自信心十分有利,可是现在一些父母却吝啬给孩子以肯定和赞美。就是孩子考试得了100分,连“孩子,你真棒”“孩子,你是好样的”等赞誉的话都舍不得说。要知道积极的评价,对孩子的赏识、赞美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自信是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础。有很多父母常常用“笨蛋”、“没用的东西”、“不争气的家伙”、“废物”等话来讽刺挖苦孩子,看不到孩子自身的进步和努力,也看不到孩子的一些优点、特长,两个眼睛只盯着分数。却不知这样的讽刺挖苦已严重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自信心一点一点的散失,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心理摧残。做父母的要学会赏识孩子,鼓励和赞美孩子。学会将习惯指责孩子的食指收起来,把夸奖孩子的大拇指翘起来。多对孩子说:“你今天好棒呀”、“我儿子今天的作业做得真好,字写得非常漂亮”、“今天,女儿真懂事,会心疼爸爸,妈妈了,真是好孩子”、“哇,宝贝会洗衣服了,还洗得好干净!”……让我们的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自由
自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报告中建议家长给孩子:一给孩子管理时间的自由,教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从小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细化时间,订立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家长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二是给孩子零花钱的自由,教孩子从小学会理财、学会量入为出。三是给孩子读书的自由,让孩子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少看电视,多看书。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想像力。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和增强见解力。做到把书读旧,把人读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父母需以身作则,常阅读爱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四是给孩子兴趣的自由,发掘孩子内在的潜力。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太差,其实,这都是给孩子太少自由的必然结果。目前许多家长担心放任孩子会耽误孩子的学习,通过限制孩子行动、零花钱、阅读、兴趣来管束孩子。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意志、喜好替孩子做决定,更有甚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寄予孩子,希望能在孩子身上成为现实。然而这些愿望往往不是孩子所喜欢的、或者擅长的。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里,一些孩子学习的内容多是家长的兴趣,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兴趣,这样的结果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
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付出了许多,却从不想回报,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进行情商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是要培养孩子感恩的心,二是培养孩子善良的心。不要在孩子心里种下自私的种子,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分享,谦虚,孝心等良好的品质。让孩子学会做人的道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主要培养孩子与自然、与社会相容的能力。社会能否容纳你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情商。孩子的表达能力、自控力、适应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决定了他受人欢迎的程度,决定他是否善良、友爱、尊重他人,决定他是否能承受压力、坚持不懈等等。父母们不仅要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还要帮助他处理好师生之情、朋友之情等各种情感。对孩子投入百分之百的爱没错,但是必须讲究艺术,讲究科学。第一,不能溺爱,要知道溺爱就是淹死人的爱;第二,掌握好分寸。简单说就是要爱到知心贴心的程度,爱到孩子有心里话愿意告诉你的程度。同时还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交友方面一定要用尊重、保护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情感,绝不能疑神疑鬼,妄加指责。恋人在表达情感时都会说:“我爱你”,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中同样需要说出:“我爱你”,父母把孩子抱怀里亲切的对孩子说:“孩子,我爱你,你是妈妈最爱的人。”也要教孩子会对父母,老师,同学说:“我爱你”,孩子搂住爸爸的脖子:“老爸,我爱你”,你就给孩子的额头一个吻,孩子的心理会甜丝丝的呢。大声说出:“我爱你”。让我们的孩子感到爱和学会爱,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
四、宽容
很多家长对自己、对同事、对朋友能够宽容,却不能原谅孩子犯下的一些小错误,经常指责孩子。看别人的孩子,看优点、看长处。看自己的孩子时就只看到缺点和不足,还用自己孩子的缺点与他人孩子的优点比,越比就越生气,真是自讨苦吃。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权力,要知道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允许他在错误中积累经验。学会宽容孩子,宽容比指责、打骂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容易让孩子改正错误,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如果对孩子不宽容,那他长大后对别人、对社会就会非常苛刻。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自己和宽容别人,首先就得学会宽容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而不是责骂和惩罚,甚至是嘲笑孩子。宽容可以培养孩子的胸怀和胆识,可是一些父母,习惯于翻来覆去给孩子找错误,总觉得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家长的这种不宽容和一味指责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对抗和逆反心理。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宽容,不仅是指对孩子犯错误、说错话的宽容,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的理解,对孩子独特个体的尊重。孩子在宽容的环境中,会逐渐形成广阔的胸怀,也就会有胆识直面错误、改正错误,尝试新的事物。所以,如果家长和孩子的观念不一样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批判和否定,很多时候还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五、梦想
梦想是孩子的动力,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梦想。梦想能让孩子变得与众不同,让孩子学会坚持,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会成就梦想。因为有了梦想,那些不切实际才有可能变成实际。家长要教会孩子善于梦想,让他在无数梦想当中去实现他的理想。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整天在胡思乱想,他们的梦想太遥远,太不切合实际。梦想是心灵世界的阳光,是人一生的追求。千万不要嘲笑孩子的梦想。要多鼓励孩子的梦想。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我们做父母的,责任重大。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什么也带不走,只有孩子是我们留在世上的生命的延续。学会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个人有了梦想才能超越自我,才能摆脱平庸。一些父母面对孩子的梦想时总会说“这是不切实际”。可我们却不明白,正是有了这些梦想,这些不切实际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实际。父母不仅不应该打击孩子的梦想,甚至还要学会给他们以梦想,让他们在无数个梦想中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即使孩子的有些梦想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现实,父母也应该保护这种宝贵的梦想精神,因为你若是嘲笑孩子的梦想,你就打消了他创造的动力。世界是博大的,还有多少未知需要探索,没有梦想怎么解求未知?飞吧!为了美好的明天,放飞希望!放飞梦想!
总之,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孩子心灵的康健成长比身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学会给孩子补充心灵营养吧,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和身体同步,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