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政策发布,不能再言而无信


昨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

这一消息发布后,舆论一片哗然。大家关注的原因,不是因为此次调价对民众的利益影响有多大,而更多是因为发改委在几天前曾就油价上涨传言专门辟谣。中国之声《央广新闻》于5月27日就油价上涨传言采访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时得到的明确表示是:近期不会上调油价,也希望大家减弱对油价上调的预期,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期间确实没有涨价,但“小长假”过了一天后就迅即涨价了。

我们理解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员面对油价上涨传言时,因考虑国家利益需要保密所带来的无奈。但如此面对民众,将短短的四天描绘成比“近期”还长的时间段,就非常不妥了,至少说明我们的有关人员缺乏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有关人员为什么非要那么准确地说出“近期不会上调油价”呢?难道一般的外交辞令也不会用了?

发改委此次所犯的错误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这种不够明智的做法已经有过先例,并且被老百姓痛批过,那就是2007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

面对市场上传闻要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提高到3‰的传闻,三大证券报于2007年5月23日采访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新闻办有关负责人答复说:“确实没有听说过将要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消息。”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如果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作为参与部门,国税总局新闻部门应该知悉,但是目前确实没有接到有关通知。”

而5月30日零点,新华社突然发布了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消息:从2007年5月30日起,财政部决定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此次政策调整,也直接导致了中国证券史上的“531惨案”。这种在半夜悄悄突袭式出台的政策,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半夜鸡叫”政策,受到伤害的股民纷纷质疑:是政府部门误导了三大证券报的记者,还是三大证券报的记者合伙误导了全国的股民?

其实,无论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是国家发改委,面对政策调整前的社会猜测,完全可以用模糊的语言来面对媒体,可我们的官员却直接撒谎,以转移媒体的视线,国家暂时的经济利益是保住了,可政府的诚信却被损害了。

从这两次的政策调整来看,民间传闻都是非常的准确。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更应该追究,这些关系到国家核心机密的消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特别推荐《部级色官、贪官专辑》网址: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我的近期文章:
没有雏妓,哪来“嫖宿幼女罪”?
我又错了?习水性侵幼女案仍以“嫖宿幼女罪”起诉
受害幼女下跪求饶,临海副局是强奸不是嫖宿
猜想:习水“嫖宿幼女案”将以“强奸罪”重新起诉
宜宾国税局长嫖幼案,再暴法律漏洞
习水公职人员嫖宿幼女,疯狂也变态
仇官现象严重,政府需要反思
邓玉娇被监视居住,和更换律师有关?
邓玉娇防卫过当,习水性侵幼女案呢?
新闻链接:
国家发改委辟谣:近期成品油价格不会上调
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 汽柴油价格每吨张400元
财政部国税总局:未听说近期将调整证券印花税
印花税上调意外 部门诚信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