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的文字表达了什么?


六一节到了,不知道如下的文字是否会勾起你尘封的儿时记忆呢……
1。题目:一边……一边……
小朋友写: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
老师批语:他到底是要脱还是要穿啊?
2。题目:其中
小朋友写: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
老师批语:你是蜈蚣吗?
3。题目:陆陆续续
小朋友写: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老师批语:你到底有几个爸爸呀?
4。题目:难过
小朋友写: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
老师批语:老师更难过。
5。题目:又 又
小朋友写: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胖又瘦。
老师批语;你的妈妈 是变形金钢吗?
6。题目:你看
小朋友写:你看什么看!没看过啊
老师批语:没看过
7。题目:欣欣向荣
小朋友写:欣欣向荣荣告白。
老师批语:连续剧不要看太多了!
8。题目:好吃
小朋友写:好吃个屁。
老师批语: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
9。题目:天真
小朋友写:今天真热。
老师批语:你真天真。
10。题目:果然
小朋友写:昨天我吃水果,然后喝凉水。
老师批语:是词组,不能分开的。
11。题目:先……再……,例题:先吃饭,再冼澡。
小朋友写:先生,再见!
老师批语:想像力超过了地球人的智慧。
12。题目:况且
小朋友写: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
老师批语:我死了算了

当代儿童的文字表达了什么呢?一是社会对儿童关爱的不足;二是家庭父母对儿童教育的失策,主要是父母不正当行为影响了儿童的思维心理,如“爸爸陆陆续续地回家了”;三是社会的负面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极大,儿童从小是生活在感官世界里的,现代生活的复杂性让儿童难以承受和理解,因此,才会出现“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的造句大笑话。

儿童的表面是快乐的,儿童的心里是痛苦的。成人社会不知道,儿童自己不会表达。这就是为什么说“儿童的心理压力比成人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