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军训, 大学有必要上5年吗


  大学教育作为最大的卖方垄断市场,问题多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为它建言献策。这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龚学平就建议,大学教育应恢复5年制,第一年搞军训。(《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4月8日)

   原本就要上四年的大学,已经让人觉得时间不短了,现在龚主任竟然建议再加一年,真是石破天惊啊!如果是因为学生四年大学学的知识还不够用,能力培养的还不够高,还不能报效国家,基于这样的认识让学生多上一年大学,这勉强还能说得通,但现在却是要用这多出的一年去搞军训,这算不算馊主意我不知道,大失大上海人大主任的水准则是一定的。

   除了特殊专业之外,一般大学真的有必要上5年吗?还是让我们看看龚大主任的理由吧。

   龚主任认为大学生第一年搞军训有三大好处:首先,军训是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好平台,是素质教育最好的场所;其次,有利于现代化国防的建设,现代化的战争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战争,如果没有大量高中以上知识水平的士兵,打起仗来是要吃大亏的。另外,5年制可以缓和一年就业。这三条理由表面上看起来义正词严冠冕堂皇,实际上根本经不起细细推敲。

   先看龚主任所谓的第一大好处。军训确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原来的军训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已经可以培养这种精神了,那么,何苦还要用一年的漫长时间去培养这一精神呢?这种复习巩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至于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如果想要用军训来培养,我以为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爱国主义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国家对他的真挚的爱之后,才产生的一种誓与国家同舟共济的朴素的情怀,军训只是进行一些机械的训练,即便老师和教官如何大谈爱国主义,也只是空洞的夸夸其谈,学生的爱国主义是难以真正得到培养的,更遑论现代公民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了。革命英雄主义我觉着还是改为英雄主义比较好,现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还革命,革谁的命呢?英雄主义必须要有非凡的自信和雄厚的实力作为后盾,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才能投袂而起以一身为天下先,做出英雄的壮举。即使军训上一年,学生感觉到的只是单调的重复,有产生英雄主义的土壤吗?

  再看龚主任所谓的第二大好处。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确实需要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士兵,但龚主任应该清楚,普通高校并不是军校,短时间的军训,不过是让学生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学会齐步走、正步走,哪里有什么高科技的军事训练,又怎能把学生训练成高科技的士兵呢?由此想起到加强现代化国防建设的作用,可能吗?

   至于说军训一年可以缓和一年就业,这样的理由就更贻笑大方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人们免不了要病急乱投医,只是龚主任加入这个行列,就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军训上一年,确实可以晚一年就业,但第二年就好就业了吗?这不过是得过且过的做法。不要说军训一年了,就是军训上几年,就业依然艰难。 

   其实,军训只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吃点苦,说得好听点就是可以培养吃苦意识。但人为制造一些苦让学生去吃,让学生在太阳底下暴晒,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就能培养出真正的吃苦精神吗?我是不太相信这一点的。二是可以让学校领导过过检阅“军队”的瘾,和风吹袭,领导们器宇轩昂,走到 一队队军训学生的队伍前,听着学生们“领导辛苦了”的问候之声,那种爽极了的感觉肯定是妙不可言。

   现在的大学生军训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诟病,它已经走上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与学校投入的巨大物力财力相比,与学生所受的无妄之罪相比,所起的积极作用实在大不到那儿去。

   在此背景之下,龚主任居然建议大学教育恢复5年制,把多出的一年用来搞军训,这是多么不合时宜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