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实施第二次核试验证明计划经济国家的硬综合实力(2)


朝鲜实施第二次核试验证明计划经济国家的硬综合实力(2)

陈绪国

 

 

二、中国的“两弹一星”主要产生在市场经济改革之前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是属于世界上最尖端科学的标志。确切地说,中国的“两弹一星”,实际上指指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实际上是“四弹一星”。

市场经济改革,是指1993111114十四届三中全会 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的“经济改革”。

由于一切向钱看和崇洋媚外的思想作祟,社会上流行“造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买船”的论调,宁肯花天价向外国买科学技术,宁肯花天价让产权、让股权、让市场、让资源与外国企业合资,也不肯动脑筋钻研科学技术,政府也不愿意出钱扶持科技攻关。以上下马的部分项目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经济改革导致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大衰退,市场经济改革的衰退程度并不弱于一般的经济改革。

 

下面,不妨列举中国在市场经济改革前的科技成就,让大家作一个了解。

文革之前(19665月之前)

1961716,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决定自力更生,组织力量,突破原子能技术。

19641016,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中国政府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5514,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了又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文革期间(19665月至1976106

196659,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进行含有热核材料的核爆炸成功。

19661027,中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61228,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

1967617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19671224,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七次核试验。

19681227,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了一颗氢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热核试验。

1969923,中国首次进行地下核试验成功。

1969929,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970424,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1014,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十一次核试验。

197133,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19711118,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97217,中国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972318,中国成功进行了第十四次核试验。

1973627,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1974617,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十六次核试验。

1975726,中国第三次成功地发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

19751027,中国成功进行了第十七次核试验。

19751126,中国第四次成功地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129,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19751216,中国第五次成功地发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

1976123,中国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976830,中国第六次成功地发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

(注: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逝世日期是197699

文革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197610719781222

1976926,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9761017,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19761117,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976127,中国第七次成功地发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10日,卫星按预定计划准确地返回地面。

1977917,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二十二次核试验。

1978126,中国第八次发射一颗人造卫星,29日,卫星按计划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后成功地返回地面。

1978325,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二十三次核试验。

19781014,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二十四次核试验。

19781214,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二十五次核试验。

改革开放之后至军工科技市场改革之前(1978122319861123

1979913,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二十六次核试验。

19801016,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二十七次核试验。

198299,中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14日,卫星按计划准确地返回预定的回收区。

1982105,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198354,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1983819,中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24日,卫星按计划准确地返回地球。

1983106,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1984129,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取得重要成果。

198448,中国发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6日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通信、广播和传输等试验正常。

1984912,中国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17日按预定计划收回。

1984103,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三十一次地下核试验。

19851021,中国成功地利用本国自行研制的“长征2号”火箭发射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应用于大规模国土资源普查。26日,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198621,中国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这颗卫星和“长征3号”运载火箭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按预定计划于3日进入同步轨道,220准确定点于东经103度赤道上空。

1986112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决定改变原来的军工体制,使之从过去单纯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到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的轨道上来,其一切规划、计划正式纳入国家计划。

军工科技市场改革以后(19861124以后至199314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前)

198785,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这颗卫星装有法国马特拉公司的两个微重力试验装置。这是中国第一次为外国公司提供卫星搭载服务。10日,按计划在四川省中部预定地区回收。

198799,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17日,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198837,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这颗卫星在3221302分在东经87.5度赤道上空定点成功。

198885,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13日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198897,中国启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1号”、卫星正式向全世界广播卫星信息。

1988914,由中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

19881222,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301302分在东经110.5度赤道上空。

199024,中国在西昌成功地发射第五颗实用通信卫星。6日卫星进入准同步轨道。13日,卫星定点成功,各种仪器设备工作良好。

199047,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由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

1990716,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2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99093,中国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在太原由“长征4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91122,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运载火箭——“织女3号”在海南探空发射场首发成功。

(以上资料见寿孝鹤、奚兰《20世纪中国大事大观》)

以下从略。

从以上资料分析,中国进行了31次核试验,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试验,其中有25次是改革开放以前进行的,而改革开放以后,仅进行过6次。全部31次核试验,均在军工体制改革之前进行的。军工体制改革以后,导弹和航天工业倾向于民用,所发射的远程导弹、宇宙火箭远远比之前多。

其实,中国进行31次核试验就一劳永逸了。中国虽然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核大国之一。但品种、数量远远不及美国和俄罗斯。但从核试验数次来讲,美国超过1100次,超过中国试验次数的300倍。美国、俄罗斯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库,而且品种多达数百种。美国不仅如此,而且拥有多种型号的“准核武器”如脏弹、光束弹、金属弹、原子炮等等。

我国在一些正史和野史上,有人居心叵测,不仅将三十年前的政治描述得一团漆黑,而且也将三十年前的经济和科技描述得一团漆黑。笔者在职业日志中转载了《毛泽东时代的GDP》、《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和《毛泽东逝世后下马的军工项目》。这样的文章很多,中国教育网刊登有《“文革”时期的经济》,客观公正地论述那个时期GDP平均值达7.1%,而科技的成就,更是令世界刮目相看: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是我国国防科技尖端技术取得多方面重大突破的一个里程碑阶段,先后制成和试验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这些成就是从50年代起中国领导人和广大科研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开创和连续科学技术攻关才取得的,也反映了他们在“文革”困难政治环境下的可贵努力,为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9页。)

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毛泽东时代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决不能数典忘祖,决不能搞“和平演变”,决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同时,我们应当好好学习朝鲜那种不畏美日韩国际强权的硬骨头精神,学习他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正确道路,学习他们坚持在极端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自强自立,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走光明正大的社会主义道路!

 

 

字数:42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