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忙碌中的关注


     

        忙碌,是一种常态。于我这类对休闲没有耐心的人来说。

        休闲,也是种常态。 于我这类对忙碌没有耐心的人来说。

        忙碌与休闲交替中生活,维持着一种平衡状态。本来平衡也算一种平静,可突然被打破了。不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威胁,恰恰相反,是锂电行业瞬间即至的大发展。从比亚迪高调的能源汽车亮相,到国家的“13城千辆”政策;从通用,日产,富豪等几乎所有汽车商的纯电动汽车计划的提前,到台湾又一次体现先知先觉的预见性迅速制定政策支持磷酸铁锂产业,都不断地刺激着全球的锂电行业。

       纯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核心在于锂电池的应用,锂电池的核心在于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的核心在于配方和工艺设备。而我们,恰恰就是做这个设备的,而且技术领先中国。

       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市场爆发的来临,于是休闲向忙碌倾斜。

       忙碌中,打开忙碌的邮箱,留意到一份差点儿被我当作垃圾删掉的邮件,价值中国宋兴波先生的调查信。噢,我喜欢这样的调查信,因为谦恭意味着实力增长,无论个人或者企业。

       何况这似乎与我有那么一点儿关系呢。

       链接到吴健先生的文章,看到都在关心知识服务这件事,多在担心如何运营,特别是诚信问题。也留意到林永青先生不置可否的泛泛说法,其实他早就心中有数运筹帷幄了吧。

        下一步的相关运营于你们暂时是商业秘密的事儿,可于我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事儿,所以就在这里班门弄斧一番,也无惧,哈哈。略谈,如下:

        1.我们(姑且当我自己参与运作吧)构造的平台,是买卖无形的东西:知识。行内称“卖脑”,难以量化。

        2.做出定位,是买家主导还是卖家主导。

        3.知识服务与律师财务分析师或者其他咨询师不同,后者江湖规矩成熟,前者在欧美多年,在中国是新鲜事物。即使是麦肯锡这样的高端咨询,通常也只是需求方对付内部不同意见的一种昂贵的借力工具。

       4.诚信是问题,但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如何规避。知道淘宝成功的最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吗?支付工具?噢,不是的。

       5.知识服务包括理论,专业,思路,信息,分析,调研等等。我们要买卖具体的玩意儿,真的不需要书本上能找到的理论,那是图书管理员做的事情。

       6.基本策略是:低价进入,比率筛选,分人定级。

       我也曾卖过大脑。说实话,虽然是挣了一瓶红酒的钱,但那种感觉.....哈,棒极了!(这也是第7点)

       毕竟是行外人说行外话,自己先自嘲一下。

       打住,继续工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