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绩效工资未必能保证教师的工资水平


    2008年的年底,在这寒冷的冬天,给教师们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经过一年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才起草出来的。会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

    众所周知,现在的教师,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工资,不但没有达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而且离这个平均水平还在渐行渐远。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今年全国的公务员都加了工资,少的几百,多的一两千,而教师的工资还是老驴拉磨——原地打转。尽管教师们义愤填膺了,大声疾呼了,但政府一句“国家没文件”,就把教师们说得哑口无言了。如今,我们救苦救难的温总理亲自下了命令,教师们总算有加工资的希望了。为什么我只说“有加工资的希望了”,因为很多时候希望是很让人失望的。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怀疑温总理救穷教师于水火的诚意和决心,只是觉得即便有了温总理的重视,即便实施了绩效工资,也未必就能保证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在我们中国,不少事情总是理论上说得很诱人,到了实践中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想理论联系实际,中间还有一段艰难的历程要走。如果有人天真地相信了美妙的理论,在现实中却又四处碰壁,那不能怪现实的残酷,只能怪他糊涂的可爱。就说这个教师工资问题,“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得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这可是早就写进《教师法》里的。结果怎么样?到现在还是镜中花水中月。就算现在温总理下了命令,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要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即使这样,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工资就能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吗?我看很难。要知道,各级官僚有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说我们这儿给教师加工资的事情,为了平息教师们的怒火,省里决定给每个教师都涨三百元工资,可到了地方上,只涨了二百元,足足少了三分之一。我们这个县级市可是上了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的,山西总共才两个上榜的,我们市就是其中之一,财政实力之雄厚自不待言。其它那些财政紧张连领导们外出游玩还要精打细算的地方,即使想给教师加工资,又拿什么去普度教师呢?

    在我从教的这十几年里,每次国家给教师加工资,从来就没有不折不扣足额加够的,理由倒是能找出一大堆。难道这次温总理开一个会,实行一个绩效工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工资就能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吗?我看很难,不信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当然,我内心是不希望我这张乌鸦嘴灵验的)

   即便就是地方政府真的破天荒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一回,实行了绩效工资,从账面上看,教师工资好像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了,但这些工资未必能全部发到教师手里,因为有的基层学校还要截留一部分工资,作为每个教师的考核工资,成绩好了,还能领回点,否则,你就算为教育做了贡献了。当教师的都知道,成绩好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都是倒霉蛋。那么,那被扣除的工资就注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还有一点我怎么也想不通,这次为什么单单垂青于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呢?好像幼儿园、高中、大学里的教师工资已经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了。事实上,,这些学校里的教师工资也是挺可怜的。这次去北京开会,我才知道了这方面的一些真实情况。湖北有一个穷困县,高中教师的工资财政只给几百元,缺额只能由学校自行解决,学校又要发工资,又要维持日常运转,以致入不敷出,负债四千万,每年光利息就是几百万,所以学校里没人愿意当校长。京城有一所大学,名气还不小,一个工作了七八年的青年教师,工资还不到三千,一学期上不够二百课时,就要扣钱,上够课时也没有什么课时费。当然,个别教师通过给学生补课可能赚到点,可能和公务员赚的差不多了,但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岂是公务员的悠哉游哉所能相提并论的!

   什么时候,国家能采取得力措施保证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且能把加工资的阳光普照到中国所有教师的头上,那么,尊师重教的口号才不会白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春天才会到来。

    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