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系列——企业文化三维度原理


      企业文化系列——企业文化三维度原理

                      □何天恩

   

                                                 2009-02-21

   维度是物理学中描述事物形态的一个量词单位,0维是一点,一维是线段,二维是一个平面,三维是二维加上高度形成的体积面。

企业文化的三维度是什么呢?

  

我们尝试着从企业“存在”、“发展”和“传承”三个形态去分析。把企业文化当做一个可以不断叠加的维度系数。

   首先看企业文化在企业存在中的第一维度。企业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很清楚,事物存在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有物质形式的,有意识形式的。企业除了物质存在外,显然还有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而这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意识理念、经营哲学、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通属于企业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只看到(或只承认)企业的存在仅限于物质的存在而已,显然这样的认识是荒谬的,如果,我们在构建企业、评估企业的过程中,仅限于注重物质的投入和物质繁荣于否,那么,这样的举措也是非常片面、武断、极其单纯的。因此,从企业文化在企业存在的第一维度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中不可分割、不可忽视的、主要成分,企业因物质而存在的同时也因文化的存在而繁荣。同时揭示了企业存在阶段的线性原理——企业因生存而存在必然是一个孤维的线性状态。

其次看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第二维度。企业发展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仅限于对词义的定性理解,那么,存在是静态的,而发展才是动态的。有趣的是,在企业从存在的概念出发到发展的维度叠加的过程里面,其实只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文化使企业从静态到动态,从存在到发展。问题是,在企业的大概念里面,存在与发展是两个不可完全分割的概念,也即存在基于发展,发展为了存在。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而学理上企业文化从一维到两维的叠加即是企业从存在到发展的概念上升。因而,在企业文化二维的界面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发展的实质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企业在二维状态下所处的是一个“发展”平面,是多维空间的一个剖面。

再来看企业文化的最后一个维度--传承。企业在经历存在与发展的反复良性(或恶性)循环后,必然有一个最后的阶段—归宿,要么破产倒闭,从此灰飞烟灭,要么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而在这传承的过程里面,同样反映了一个文化维度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从一维到二维反映的都是企业文化维度系数叠加的过程:企业因物质与文化的存在而存在——企业在存在的状态下因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维度)                      (第二维度)

sp;   因而,由前面两维的模型我们便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第三维的状态:企业经历反复不断的发展循环后以文化继承的形态进入传承阶段。这是企业文化的又一维叠加。到这里已经达到了三维,根据物理学维度的描述,三维即构成了一个立体面,也即多维空间。因而,我们便知道,企业文化达到三维的情况下,相当于企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而这发展演进的过程其实质也是企业文化积淀、提升的过程。因此,三维状态下的企业文化便是企业文化多元化、智慧型、真理性的准确描述,也即企业文化理论从学理作用向学术意义的多维发散。企业发展进入多维的空间(界面)。

企业从“以生存为目的意义”的线性存在状态,到文化战略指导下的多维发展界面,然后到企业社会存在价值的回归——进入多维发展空间。这就是企业文化三维原理,其实质即为企业文化不断维系的立面呈现。

“企业文化三维度原理”理论是笔者新近研究、总结进而首次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主张,在接下来的研究活动中,笔者将给予理论本身不断的完善和学术性质意义的不断提升,同时欢迎共同爱好的朋友,参与共同的研究和讨论,并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