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市跌宕起伏看新医改走势


从股市跌宕起伏看新医改走势
 

   2009 年4月6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过了三年多的争论终于面世。举国上下从一片短暂的欢欣之后,很快回复到冷静和从容。

 

   股市的跌宕起伏就是一个作证。


   新方案公布的4月6日下午,股市已经收市, 次日一开盘,医药生物板块高开低走。申银万国医药生物指数收于2367.91点,涨0.9%,在全部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位列第十位。


   大智慧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7日当天,医药生物板块资金净流出9.4亿元。而在全部127家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中,资金增仓的只有25家。


   市场对此反应颇为平淡。为什么呢?我比较赞同这样的一种说法:一个均衡的、综合的方案,并且是各方利益兼顾的产物.还有一种所法:在此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医药板块的利好已经被透支。


   有券商研究人员用“见光死”来形容医药板块4月7日的表现,医药板块为什么“见光死”呢?医药板块整体冲高回落属于正常,因为医改的利好已经相当程度上被透支。从2007年底到现在,大盘下挫了这么多,但医药板块还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估值。


   进入2009年以来,医药板块的表现远逊大盘,这与该板块一枝独秀的业绩颇为不符。年初至今市场上涨44%,而医药板块仅上涨28%。


   据已公布的年报计算,2008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37%,净利润增长62.21%。而在Wind的10 个一级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收入增长排名低于能源和电信服务,位列第三,而净利润增长幅度则高居第一。


   在2009年各行业愁云惨雾之时,医药行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我国2009 年1-2月消费品工业运行情况显示, 1-2月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是12个主要工业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其中,2月份同比增长25%。


   有专家说,从更为长远的眼光看,医药板块估值却已经有点高处不胜寒。


   从2008年至今,上证指数的跌幅为53.64%,而此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跌幅仅为27.14%。其中既有防御性行业自身业绩稳定的因素,又有医改方案的朦胧预期。新方案公布之后,对医改方案持观望态度的越来越多。


    为什么医改?医改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总目标就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百姓看病不贵无非就是让百姓少掏钱,手段就是建立保障体系和压低医药价格.如果政府不愿意维持目前的价格,新医改,压价无疑使利益链上的既得利益者造成极大的冲击。如果政府是诚心纠正价格体系的扭曲现象,必然是使医生的灰色收入变得阳光些,政府就通过对医院的补偿使医生的身价回复到理性的价格.同时,如果政府愿意让药品流通在低价运行的话,就必须忍痛压低虚高作价的那一部分(进医院前的价格)。


    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是8500亿元,8500亿元如何投,权威人士已经在报章上解读了,实际上8500亿元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并不像数字体现的那么巨大。或者说间接的正向影响因素为主.医改带来的是医保的扩容,而不是医疗市场的直接扩容。


  一些专家对8500的认识的致命弱点是认为“百乘效应”,我出300元套你出3000元.实际上医药行业并非简单用消费原理去解释投入预期的,期望投资拉动医疗消费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的.如果政府是期望达到“百乘效应”的话,更是执政理念的错误!公共产品非私人产品,如果说拉动健康产业尚有道理,因为健康产业是私人产品,目前政府是难以为全体国人提供的。

 

   随着医改方案水落石出,对医药市场来说,期待的下一个热点就是基本药物目录的公布。根据医改方案,我国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也问过不同的药企人士,他们表现出非无奈的心情,甚至不积极。本身很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一旦进入了基本药物目录后,价格必定要下降,可能要进入薄利多销的境地,企业的边际效益一定减少,成本也会增加.所以有的药企进入了目录笑不出来.没有进目录的却依然故我,销量甚至会下滑。

 

    由于新政会使医药流通企业或将迎来洗牌的时期。医药流通企业是市场产生的新型行业,并不是简单地说“零加成”就能解决流通渠道的虚高本分,虚高多少才是合理,这是要研究的.医药流通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配送费用,二是药品差价。而医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流通环节,缩小药品差价。业内人士认为,医改的结果可能是使小的医药流通企业,会慢慢沦为“搬运工”,而具备现代物流配送和信息管理、药事服务能力的流通企业,将受益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管理、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


  细分下来,医药行业的分化之势更趋明显。短期政策对基本药物、医疗器械、预防性疫苗会有推动,高端专科药物则受惠于保障水平提升,人们可以腾出其他的支出,购买一些没有进基本药物目录而又有效的生物制品。

 

   结论:医药行业的整体基本面不会因医改方案而有所改变。
(以上分析仅仅是个人的观点,若作为投资依据,风险自担,本人概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