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萧条期――
重读松下幸之助
文/清水
前几天采访某家电产业观察家了解其对金融危机余波中各家电厂商未来走势的看法时,接触到两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其一是“张黄陈费”,其二则是“明珠之助”。后经其一番解释,不由莞尔。
该人士称:所谓“张黄陈费”系由苏宁、国美、永乐、顺电中国四大家电连锁张近东、黄光裕、陈晓、费国强等四位创始人的姓氏组合而来。而所谓“明珠之助”系指董明珠、松下幸之助两位时代不同、性别不同、国别不同,但个性类似、观点类似、追求类似的两位实业家。
莞尔之余,仔细想来,专家之言不无道理。
因为,手头便有一本重庆出版社出版名为《松下企业经营谈》的小册子,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而自从2003年10月在内蒙临河百货大楼友人处获赠格力电器董明珠女士所著的《棋行天下》一书以来,一直放在案头,多次拜读。
故而,与大多数90年代末入行家电营销,把《棋行天下》一书当做励志书、教科书的业内同仁一样,自己也可以算作是“明珠之助”的受益者。
近日曾多次翻阅这本1986年出版标价仅为0.85元的小册子,其中对《如何打开困难局面》、《经营者的道德》、《企业的责任》三章尤为关注。而《萧条期也有好处》、《困惑和决断》、《镇静的态度》、《开展正当的竞争》、《何谓商业道德》、《禁止利用资本牟取暴利》、《像自来水一样》、《企业为公》以及《信用易失不易得》等10余篇短文,更是令人有所顿悟,大有如获至宝之感。
日前,董明珠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达出:“玩资本格力就完了”、“格力提倡的是一种工业精神,而非商业精神”、“工业精神是一种吃亏精神”、“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所有行为都必须对未来负责任的精神,简单说就是‘吃亏精神’”等类似的观点。
语曰:“格物惟力,致利惟义”。简单的理解便是从事生产必须有一股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的韧性和“傻劲”;而追求利润则需要坚持一种“义利兼顾,舍利取义”的隐忍和大度。
2006年9月,董明珠女士曾经撰写过一篇题为《企业的工业精神可以缺失吗?――阅读<福利•亨特自传>感言》的短文,首倡“工业精神是一种吃亏精神”。
这篇文章的日语版,则将“傻劲”一词译为“愚直”。“天与朴诚,性惟愚直(唐•韩愈《为裴丞相让官表》)”。意即所谓愚直系指一种“行胜于言”、“大智若愚”、“工于技而拙于计”、“重质轻饰,精益求精”的知行观;一种“论大道者不合于众,成大事者不拘于俗” 超脱拔俗,不随波逐流,不计较眼前得失的处世观;一种“公开公平”、“允文允武”、“亦儒亦贾”、“欲取先予”、“趋义取利”的市场观;一种“忠诚友善、勤奋进取”、“诚信经营、合作共赢”、“质量第一、产业报国”的价值观。
“格力致利”,看似“靠力气吃饭,靠本事发展”的朴素观点。但却隐含着精益比精明更重要、质量比销量更重要、诚信比成本更重要、顾客比渠道更重要、口碑比广告更重要、利益比利润更重要、价值比价格更重要等企业经营过程中“义利”取舍的准则。既是对“不义且富贵,与我如浮云”的传统继承,又是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坚持与自信,同时更是对“蝇营狗苟,唯利是图”等投机心态的勇敢舍弃。
去年10月更名为Panasonic公司的原松下电器产业,创业90年来松下幸之助精神一直被奉为圭臬。尽管,近年来大坪文雄社长高举“创造与破坏”大旗,致力于百年战略,不遗余力地推进公司变革。但是,并不意味着松下幸之助精神已经过时,而恰恰是对松下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值松下幸之助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重读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几十年前所写下的“萧条期只不过是伟大的成长发展过程的一环”;“虽有不安之感,但应该敢于向不安挑战,勇于战胜它”;“企业越大,就越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确保实业界健康的发展下去”等等睿哲之语,不禁掩卷沉思……
而之于董明珠女士所首倡的“工业精神”,则不禁使我有一种不揣浅薄,冒昧代松下先生发出――“吾道不孤”的唏嘘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