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电视上看到一件几个子女为了赡养费等问题,强行把父母分开的事。年仅60岁的父亲在老闺女家,不到60岁的母亲在老儿子家,其它子女给拿生活费。我和朋友们谈及此事时,没想到一位朋友竟不以为然地说,这事在农村很普遍。他说:“老人没能耐,有啥办法啊?任子女宰割吧!”听后颇为感慨。
由此,我想起了“丁玲吻陈明”的事。那是丁玲逝世前一年,当时她已83岁高龄,一次她的老伴陈明因病住进了医院。有一次丁玲走进病房时,正逢陈明睡熟了,她俯下身来在老伴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举动把同病室的人都惊呆了。当丁玲离去后,大家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人说:一位80多岁的老人,怎么会有此举动?是啊,用一般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眼光去看,难免不感到惊奇和意外。但他们根本不理解丁玲这位誉满中外文坛的著名作家,她虽已进入暮年,但心中仍燃烧着爱情之火。也正是这不老的爱情使丁玲的晚年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帮助她成为了寿星。
众所周知,丁玲是40年代与陈明在延安结婚的。当时丁玲比陈明年长十几岁,然而这一对革命伴侣却情深意长、同甘共苦地生活了40个春秋。直至晚年,仍是两情相悦、依依不舍。可惜,现在老年人的爱情却被很多人曲解了。在许多年轻人看来,爱情是他们的专利,似乎与老年人无缘。他们这样想,有的也这样做了:相当多的儿女把父母分开,接母亲带孩子,让父亲独自在家;或是把父母分开养老,活活拆散老鸳鸯。在这些年轻人心目中,认为人老了,爱情之火会自然熄灭。他们不明白,人到晚年更需要爱情,只不过老年人的爱与青年人的爱在表现形式上不同罢了。青年人热烈,老年人含蓄,如此而已。
毋庸置疑,对于老年人来说,爱情本身具有巨大的潜能,会产生神奇的回春力,使老夫老妻的心理变得年轻。有人曾经专门进行过老年人外貌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的调查,结果发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明显年轻的老年人中,夫妻同在并恩爱者占大多数,而显得老气者,不是单身,就是夫妻关系不佳。可见,不老的爱情是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温床。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老年夫妻,由于受旧意识的影响,不敢表露内心真实的情感,怕被别人或子女笑话,怕被人说“老不正经”。因此,老年人必须勇敢地冲破陈旧的思想枷锁,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爱情。老夫老妻之间不仅要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照顾、体贴入微,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要相互支持、及时交流,随时随地帮助老伴解除精神上的负担。同时,爱情不老还应体现在老夫老妻要形影不离、亲密无间上,两情依依、心心相印。
老了的是身体,不老的是爱情。在此,我希望老年朋友们要挣脱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享受自己晚年的爱情生活;我也呼吁年轻的朋友们,孝顺父母,不仅要体现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更要体现在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千万不要忽略了他们情感上的需要。
但愿不老的爱情能给所有的老夫老妻带来欢乐、幸福、健康和长寿。
不老的爱情
评论
3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