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探索:透破云层见太阳之:文人的悲哀


一位画家对画友说:李白杜甫我又不认识,不从他二位身上挖点东西出来,又画什么呢?

从话中,是否悟到:对历史人物,从利益,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不会受眼前政治的牵连?从人生,可以找到其中的共性?从社会,在典型中发现闪光?从立场,能客观和公正。

稍微整理储存的记忆,把中国的一些文人的名字列出来,再思考!

屈原,有《楚辞》,从竹书到纸印刷,再到电子书;曾是世界名人;为什么忧国忧民选择现湖南的汩罗江结束自己的宝贵生命?国与民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何况身体没有疾病?

孔子,是他的弟子收集整理了一部《论语》。后人把书列入中华文明中的经典?《四书五经》之一。从内容,无非是曾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周朝,人之间的礼节礼仪礼貌;为什么捧上到管理社会和与政治有关!社会是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家庭、群体等组成社会,仅仅只是人之间的礼?人之间有信仰、有地域、有感情、有利益等,用礼能解决?是民事纠纷可,刑事方面行吗?那社会是否有公平正义和谐!难怪人之间的平等是口头和文字上,中国几千年的独尊儒和仁礼,人的等级迫使人成为职务和权力的奴才?虽有奴隶造反、农民起义和更换朝代,都用儒学和推陈。连自己是女性生育出来的道理忘了,皇帝的后宫佳丽几千,有权有钱人可娶妻妾成群,还有社会上的娼妓;从市场,有需要和消费就有双方的自愿交易;为什么不用人之间的礼呢?女性在人类社会是多么之苦之痛之悲之哀!是社会之因?是传统之因?都是男性自我为中心造成的!从文化,有独尊儒!从执政和行政,有传统惯性,更主要是男性的自私!当革命到自己头上就不能讲仁礼!什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记在历史书中。说一套和做一套,从历史和时间,不能完全怪孔圣,没有一点责任只怕也说不过去!也存在历代文人和用文人时的取舍。

司马迁,说伟大,有《史记》留世;还是因自己多嘴或为朋友讲情受宫刑完成的;从书的内容,有汉朝之前的历史,也有不属历史资料和文献;从文体形式,虽用诗的语言,有人物、事件等,形成按人物身份等级写传、记、表等;从而中国历史,在文字记载中,是宝贵的资料;后有文物考证不断完善。但受宫刑著书为了什么?何不好好当官,何不好好过日子,是个人之悲还是当时社会之哀?

蔡文姬,是女性,印象中是关注诗人郭沫若时,从戏剧卷中看到她有胡笳十八拍存世;后翻阅一些文字资料,身世坎坷;不说女子为政权所用,从她的诗留存,不仅只是文人所喜,也有皇朝所爱;不是历代文字狱,为什么没有像秦始皇焚书坑儒那样一些文字只有目录?完整的保留,是女性之因?是连同诗幸运?是否存在其他价值!

李白和杜甫,是诗词人;有写皇宫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的、有朋友之情,从社会到历史,他们借诗词文体反应民间百姓的现实生活,有历史和社会价值;有人说郭沫若是御用文人,基于当时社会和有限资料,著写的《李白与杜甫》,从资料和评价是有见地,相对其他专著应该客观;他们的悲喜用短文写出来,没必要?何况现在上网一搜都知?

但从中国的地理和版图,尽管那时不存在国际法,或不存在国家概念?政权之间的文字约定,是否相对现在是国际法?中华民族的疆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成吉思讦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到清朝的康乾盛世,客观存在久分必合、久合必分,这不是合法理由?是因为当时政权或家庭家族利益集团比他人弱、落后,中国历史和传统中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也有文化、沿袭、眼前利益方面的因素?导致把蒙古分割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还有蒙古国以北、新疆、西藏和台湾、西沙南沙群岛等,要么存在争议,要么成为他国领土,还有中华同胞成为外国朋友;中国何时强大?把八国联军掠夺的凝聚民族智慧的文物一同一起收回来。正如老年陆游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她的长短句词,后人有总结:少女时代的怀春;婚后与丈夫卿卿我我;丧偶后孤独、寂寞、悲凉的度过下半生。的诗词大多有失夫后,在痛中深思关注她的文人,一定不会忘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知她与蔡文姬怎么比?从历史、社会、留下的文字,从身世、经历,从内容、文体等;虽上网能搜,何必临时抱佛脚?何况个人不善专心一人一事?只从历史、社会中寻找普世价值和美学规律。

曹雪芹,《红楼梦》一书的作者;由于他家境衰落、贫寒和失子,有家庭家族与朝庭的存在误会或从中国传统的因果关系,从无忧无虑成为自食其力,想完成的巨著都没完成?有一说是遗失?有一说他不满意焚烧了?有一说写了提纲;可能以后有人会收集、发现,或从可靠渠道通过文物考证那样,或从没公开的馆藏资料中,有专心人会给关注红学的来龙去脉。至于红书后四十,是否与前八十回连贯,有专著和专人,个人不感兴趣?从红书的内容,包括续书者;用普世价值和美学规律的理论思考,从历史、社会的宏观,任何社会的群体、家族、家庭等过度的豪华奢侈的享受,是自我毁灭?或会像《水浒传》一书的人物那样,用逼上梁山的办法为自己和求生存的群体。

红书的内容广,人物众多,上至皇帝妃子,下至庶民百姓,似乎包括中国封建社会里所有人物形象,像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那样,是封建社会的全景;当然画是画面,文字描写更细更全。

郭沫若,现在对他的争议很多?从他的诗《女神》到他的历史戏剧,从他对中国历史到甲骨文考证,从他的丰富经历到他的自传体回忆录,还有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文联主席;从他出版的全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共38卷;翻译文稿和小说

从政治,如同商人要考虑眼前利益;是否存在伴君如伴虎?或文人钟爱写文?像司马迁受宫刑还痴迷热爱汉文字和用汉文字记录历史、社会?自然存在当时之需要。

纵观郭沫若一生,是否有多才学艺,自然有多情;他的婚姻有当时社会、当时生活环境、当时个人的激情;才能有尽情展示多才多艺。对他的评价争议,无论从什么立场、什么角度,都应尊重!但他用文字留下的智慧也是文明的财富!是否可以说:林彪虽驾机叛国,他曾是十大元帅排在第三,他领导的第四野战军从东北茫茫雪原打到当时的广东海南岛,虽进军台湾没有成功,有牺牲,有历史原因,这些功绩历史应该记载。

 

 

还有《人间喜剧》写者巴尔扎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方志敏、鲁迅、……

曾有意把传留文稿的人都归属文人类?从理性之文和艺术之品,是否存在不妥?很想用历史事件讲文人之悲。

当今伊拉克,要是曾是军人的总统有些文人之心,像司马迁或像郭沫若?不至于外国军队用强大的军事优势、武器先进、联合的多国军队,虽在协商协作主权国家之间事务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讲莫须有,可伊拉克国家和人民沦陷,无辜老人、妇女、儿童饱受战争的伤残和死亡,热爱和平和有良知怎么想!是否存在像中国曾是鸦片战争之后被海盗文明的海盗们和岛国日本法西斯哪样侵占、掠夺、焚烧、屠杀,还赔款、分割国土、侵略者建租界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写完以上文字,思考文人个体的悲哀,是否与国家强大有关?但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因历史原因离开祖国,是因写文字之祸?是因文字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难?是个人之悲还是个人不够强大?是否文友会想起写《虞美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告诉文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