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并不可怕


经济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危机

 

时下人们都在议论“经济危机”,有人还把它灵活应用到各种场合。饭店老板在菜里少放一滴油就会说:“对不起了,请原谅!现在是经济危机了。”客人想讲个价想少付个三元两元也会说:“对不起了,少收一点吧,现在是经济危机了。” 三朋四友聚在一起少支烟,少杯酒也会说:“对不起各位了,请朋友多多包涵,现在是经济危机了。”听起来确实有意思,一传十,十传百,人人感到恐慌和焦虑。好像这“经济危机”就像一片乌云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如果是这样大家都是知道的,乌云是会散的,蓝天上是不会常有乌云的。“经济危机”真的会让人们一筹莫展,忧虑重重,失掉信心吗?中国人能经受得住这考验吗?经得起!一定经得起!!!因为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导航!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交流中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话更加坚定全国人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能度过难关。

枪林弹雨的八年抗战;汹涌澎湃的洪水灾害;冰冻三尺的南方凝冻;地动山摇的汶川地震虽然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但中国人民终于挺过来了。毛主席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经济危机”是否与“经济体制”或其他方面有关呢?有个朋友出了一道计算题叫我算算,这计算题是:“(少建一座高楼与各种建设项目有“牵连”的有“劳累”的多少取一点单位开销俭省一点)乘以1001000,或1000再除以十三亿结果是多少?”我没办法计算,只好笼统地回答他:“总是有余数的!”朋友听后回答说:“既然如此何必去闹什么经济恐慌!说简单一点不就是一个经济困难的问题吗。”我不懂经济学更说不清它周期的变化,局外人就别去谈门内事,免遭笑话。只想学谈一下千万别出现“精神危机”。

共和国诞生在1949年那年是“牛年”,从那时起这头“牛”拉着的是什么?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拉着的是什么?花甲之年的这头“牛”拉着的什么?是怎么走过来的?……不言而喻。中国人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勇气和信心;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美德。当我们再次去读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就会深受感动,犹然而生敬佩。那些无数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这些无数先进人物的精神值得发扬!著名诗人何其芳在《一夜的工作》里有这样一段“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祁念曾在《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中有这样两节: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是啊,虽然我们现在过着国泰民安,歌舞升平,丰衣足食的生活,但要建设一个更加富强的国家,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有很多事情要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创业艰难守业也不易啊!还需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还需要延安精神;还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