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啥假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一”放啥假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各地也都说自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各项工作。然就“五一”放假来说,放怎样的假才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大家知道,“五一”“长假”改为“短假”的还不到一年,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曾在十届政协第四次常委会上建议:将3天的五一假期延长至7天,以拉动旅游市场扩大消费。此后,关于“五一”是放长假还是放短假的问题,在媒体上也就争论开了。有赞同的,有反对的,更有重庆将效仿广东,也要将“五一”短假变为长假。广东则更是敢于先“吃螃蟹”,日前作出决定:“五一长假采取‘3+2+2’方式休假,其中强制休5天”。无疑,广东的这一决定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规定》是相抵触的。这也不由得让笔者想起落实科学发展观来,笔者不禁要问,“五一”放啥假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众所周知,国内黄金周是从1999年开始的,起于“十一”黄金周。然而,实行了20年的黄金周,人们越来越觉得“黄金周”对环境、景点、生态破坏严重,集中放假交通运输压力很大,人们外出旅游也达不到“休闲”的目的,可以说,人们过黄金周不是在“享受”福利,而是在“受罪”。尽管黄金周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可观,但如此的旅游经济并非“人性化”社会所希望的。在此情况下,国内掀起了“修改黄金周”的浪潮,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国务院通过了“将‘五一’长假改为短假,并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假期。可以说,国务院对“黄金周”的修改是经过多年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得出的,如果按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理解,修改后的“黄金周”假期,无疑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否则又如何说得通呢?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黄金周”修改才一年,从广东开始,各地纷纷都想曲线恢复“五一”黄金周。他们的考虑无不基于拉动消费之上的,根本就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广东等地的做法让笔者感到非常疑惑?笔者不禁想问,究竟“五一”放长假符合科学发展观?还是放短假符合科学发展观?广东的做法与国务院的做法,究竟谁对谁错?谁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或许有人会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要结合当地实际的。这话没错,笔者也非常赞同。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各地都结合了自己的“实际”,将“五一”恢复成过去的“黄金周”,这样,国务院的“五一”假期的规定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换句话说,国务院去年作出的将“五一”由“长假”改为现在的“短假”,无疑就是错的,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反过来,如果国务院的“五一”假期修改是正确的,那么,广东等省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做法就是错误的,就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如果此推断正确,那么广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岂不就有“阳奉阴违”之赚?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903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