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商人,给别人借了一文钱,很久很久之后还是不见偿还,于是决定前去讨要。路上要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只有一只渡船往来摆渡,商人因为搭船过河,花了两文钱。到了债主家之后,没有讨到钱,于是便往回走,因为过河又花了两文钱。为了讨回一文钱的债,却花去了四文钱,而且长途跋涉搞得十分疲惫。
这个故事,大家自然要嘲笑那个商人得不偿失的愚蠢举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做那种得不偿失的蠢事。为了不值一钱的名利——那只看不见的鸡肋,人们常常要耗费大量的心血,有时甚至要抛妻别子、弃情绝欲,将一生的幸福作为赌注,最终却常常不过是一场空。
从另一面来看,我们要看那一文钱是什么性质的。如果你认为那一文钱的确值得讨要回来,不要说付出四文钱的代价,就是四十文、四百文也得花。
一文钱与四文钱,从经济学角度看,后者是前者的四倍,孰轻孰重自不待言;如果从心理和哲学的角度讲,情形可能又完全不同。许多事物的价值不能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衡量,而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心理和价值观。
一文钱的价值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