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奠定了楼市持续发展的总基调
正当人们争论楼市没有列入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的时候,正在讨论是否应该着眼长远制订楼市的长远规划的时候,甚至对房地产业是否继续支柱性地位质疑的时候,总理在报告中奠定了楼市持续发展的总基调:在谈及搞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确保增长目标实现的信心与力量的时候,一方面是来自于一系列“已经制订”的应对挑战、着眼长远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来自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的基础性建设。
这两个方面的信心与力量源泉实际对楼市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全盘肯定:
肯定了楼市的基础性支柱地位,因为去年至今,具体事关楼市建设业已出台了独立或藕合的多项政策举措,外加地方政府救市,这些都在报告中予以肯定列为信心与力量之源。另外也透视,保持政策稳定与持续性是政府今年工作的总体方向。
肯定了今年楼市基本面建设将来自于城市工业经济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确保了楼市在保障房领域的一系列举措将得到保障性实施,同时既往所提及的改善型消费、中低端消费、保障性消费都将在2009年全面落实。
肯定了边缘市场扩大需求的客观性,我们注意到本次报告首次将城市化修改为城镇化,首次提到工业化,这既表明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建设的城镇化时期,也标志着我国为什么面临着机遇期,因为我们业已进入到工业化时期。大家知道,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工业化初期与城镇化初期,蕴含着巨大的与房地产业相关的需求。
二、寄托了楼市理性回归以后复苏的厚望
在提到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时候,第一条就是扩内需、保增长。报告认为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我们再回顾一下,去年末国务院及发改委先后提出的具体与楼市相关的政策举措,在楼市三大项完成之后才先后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而排在楼市之后的则是钢铁汽车产业规划。在带动国民经济长足发展的许多需求当中,钢铁、汽车、房地产一直是重中之重,楼市获救先于钢铁汽车产业,充分说明政府对楼市在新一轮应对挑战着眼长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
在强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的背后,实际上肯定了房地产业的综合拉动作用,一方面是四万亿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占有9000亿之巨,其次是着眼长远就农村宅基地流转、经营权改革、城市中低端消费的全面推进、改善型消费的确保等四大潜在市场启动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完善的楼市相关利好也说明了回暖的必然性,那就是既要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着眼发展民生,又着重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确保增加居民收益,确保就业,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总之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房地产业所寄予的无限厚望。
三、全面描述了经济发展的愿景让我们看到楼市回归的具体期望
今年是连续减少赤字财政以后增量最大的一年,绝对值9500亿元,占GDP3%左右,其去向对楼市无疑注入了强心剂,这就是期待中的地方债,达到2000亿元,由财政发行纳入省级预算。地方债的用途一般会投入到基础性建设,按惯例主要在交通规划、市政重大项目与民生建设三大块。我们知道,当前房地产发展的瓶颈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
1、市场存量及其分布,我们看存量,光看总量没有意义,那只是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报建项目的累积,但我们可以从分布上看到希望,在接近2万亿的存量当中,绝大部分位于宜居地域,并且由于前期房地产高速发展,城市化全面扩容,存量房分布基本均衡,并且与城市交通非常吻合,中高档项目基本位于城市市政完善的区域,存量地比较少而城市化率相对比较高,普通消费项目则分布在面临进一步城市化与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与配套设施的区域。
2、消费力:与高涨时期相比,现在的消费力不足,并非全面的购买力薄弱,而表现以下两大主流特点,一方面是政策刺激带动了更多数量的准需求,这些需求放在高房价粗放市场化时期可能无法产生购买欲望,但由于政策全面松动,刺激了其购买欲望,成为价格型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投资市场全面萎缩以及宏观管制导致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与投机性需求全面衰减。
3、供应量与供应力:较之以前,楼市现在出现负供应,如果真实统计市场需求实现与买房的现实结构,楼市现在正处负供应时期。这其中尤其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制约,一个是供应力制约,即能够产生新增供应的开发商并不多,有实力推存出新的开发商更少,大部队集结在如何搞活存量上,另一个是供应观望制约,尤其是非主流城区与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普遍选择了暂停。
这三大瓶颈因为地方建设将获得地价上的潜在利好,环境变得优越,通勤时间变得更短,从而辐射半径扩大,导致投资功能变强,消费覆盖更全,而外来置业更宜进入。
接着,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请注意减负对象首次出现与企业等列的居民一项,而居民的税负不外营业税、个税、印花税,外加的就是与买房相关的税费,可见今年买房的政策性利润相当可观。
虽然今年的货币政策依然是适度宽松,但加强产业、贸易、土地、投资、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调控合力,让我们看到地方政府的作为空间。
四、具体的房地产业发展指南让我们欣闻阳春的气息
房地产获得了更多的文字,更显眼的位置,更进入到具体的重大措施内容。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部署中,房地产业与房地产消费放在第三的位置,位处居民消费、政府投资之后,这既是提振信心的标志,也通过具体的房地产业发展指南,让我们欣闻阳春的气息。
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请注意,第二个稳定是首次排入的,去年的政策当中,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的保障只是政策目标,现在放在内容之列,意在于,除了稳定市场信心与预期之外,还得兼顾供应链的保障,稳定房地产投资,开发两个字省略,意味着讨论中的进入退出门槛限制尚无法进入宏调范畴。
除750万户、240万户与430亿元等保障数字、1300亿震区重建而外,重申对自住性、改善性消费的各项政策必须落实与完善,突破表现在“二套房贷松绑讯号正式发出”“二手房与租赁市场建设”“城镇化与多层次居住需求的满足”。
也就是说,总理的报告为楼市提出了定位、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全面指南,引导消费重于讨论房价,引导投资重于讨论崩盘,引导信心与预期重于讨论形式上的民生。
现在需要的是时间、细节性政策、开发商的行动,如此则复苏在望回暖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