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之私
易经的用处,好多人研究过,也多说过了,我做个‘恶人’,说说它的自私。
易经之私:在于‘是非之易,善恶之易,高下之易,盈亏之易----’,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循环之易。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或传统国学’就是源于这个基础的点点滴滴。
人,是地球自然界中唯一拥有‘思想、意识’的生命;也是唯一可以通‘无’的话语者。
因为是唯一,‘主动的成就‘协因’’也成了‘人’的特权。
故,人可取‘平’、亦可取‘循’;
人可至‘恒’而去‘私’、去‘易经之私’。
人可至而不至,或循环于‘易经之私’,当‘循环’不能负荷,而自绝于‘可能’,诚人之悲。
‘危言耸听’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想,这句话认同的人不在少数,但思索为什么的人未必很多。
中国历史五千年,我们可以看到:分合之事;也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的外在之事:朝代的更替。但我们很少提问:为什么和平久了就会出现战争?为什么国家昌盛了就会衰退,而不能持久?为什么战争之后可以让人们拥抱一时的和平?
提问的少,回答的更少,而拥有让人信服的答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结果的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有谁会问。
国家如是,团体如是,企业也如是,家庭,个人都如是,其实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
在历史走到的今天,科学蓬勃发展,拥有可以毁灭世界的国家也很有几位,其实,我们的科技还不够发达,如果发展到有比较多的人都可以控制世界的毁灭,我们可以设想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
当然,设想只是设想,现在的我们不必太在意,我们仍有时间可以放纵和胡闹。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之前的清醒,你清醒了,而唤不醒其他人,而被迫一同步入死亡,这是你的悲哀。鲁迅先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他唤醒的是中国从沦亡走向独立和平;而我希望唤醒的是走出循环,步入持久。
在历史和现在的很多时间里,‘你’必须‘死’
近期,看了不少电视剧和有关历史人物的书,于是,我发现了这个问题。
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有某些规则或规定,如果大部分人,都不遵守,而你却‘坚守’着,那么,‘你’就离‘死’不远了。即使‘某某头’要彻查,在你不死大家都得死的环境里,只会加快你的‘死期’。
所以,在欲望膨胀充斥的环境里,真理就必须‘死’,一直到‘真理’成为‘需要’的时候才会‘复活’。这也是历史为什么‘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成因,在‘分久必合的形成之初’尊重‘真理’;在‘合久必分的形成之初’尊重‘欲望膨胀’。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为人类的思想自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思想的活跃与争鸣,则为社会走出‘传统循环’奠定了基础。
保障与基础基本实现,如何加快这一进程?我个人倾向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完成对个体本性的回归与解放,从而完成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与形成,最终为社会的‘爱,宽容,和谐,平等---’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果您的思想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果您的思想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却是错误的,您怎么对待它?
女人缠足时期,缠足的行为是适应社会的-----所以无论在什么社会,你要获得社会的成功,那么需要你的适应;反言之,如果坚持‘真正的正确’,并能够行成可以传播的载体,那么,或许在自己的生命中的社会里没有成功,但在未来的社会中可能获得新生的成功---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浮躁的世纪,其实说这话的人也不见得沉稳,因为这话的本身就是浮躁的,这是因为他看不到这内在的必然性和过渡性。这如同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五指山下困压了500年后,刚脱身一样,刚获得自由一样。现在人们的思想自由空间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被动的选择敞开了一些,欢呼、雀跃、竞争、欲望…,经济就是人们选择的相对的表演舞台,在舞台上,人们相对自由的放纵、延伸……。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必须有一定思想基础的人来与之相合。否则,则为害矣。李洪志法轮功必然的成功与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这种辩证关系,同时也说明现在社会存有一定的空虚性和内在盲目性--------
内在、思想、文化,将随着物质经济市场的发展而被关注、被重视;与之相应内在、思想、文化的市场也将被启动-------
期待有慧眼的你与我联系,为自己、为社会开创新新的明天。
从这里出发,引申一个话题:
什么是‘真正的正确’?
真正的正确?从现实出发,是否是个体的身心愉悦,是否是社会的‘有可能有恒’存在---
如果是人为的破坏使‘很多的可能’变成‘不可能’,那么是否是人的悲哀?
从现实出发,如何才能做到呢?
个人认为:非思想之途不达---
我们能否选择社会的未来?我们是否愿意选择社会的未来?
对于个人或团体来说:最大的商机是什么?
对于个人或团体来说:最大的商机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是个人或团体最大程度的奇货可居。
那么,什么是人类最大程度的奇货可居呢?是社会必然的商机化---
在市场化的今天,要作到‘奇货可居’,第一要做的就是认识市场,那么,市场又有什么含义呢?
市场是需要的产物,市场是完成需要的场地、阵营。
需要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市场也就相应的产生着-----
在市场未被明确之前,有些需要在人们的意识里是模糊的,是以潜意识状态存在的。而市场的明确与启动则会带动相应意识的开发与逐渐明确,与之相应市场的方向也会被逐渐明确-----
有眼光的企业家或政府领导则会引导或调控这方向----
引导与调控的需要则形成了投资-----
人所有的外在行为是有章可循的,‘意识’将是未来社会最大的最被关注的市场,严格的讲,无论在那个社会‘意识’都是重要的最大的市场-----
如果你不反对我对‘市场’含义的分析,那么第二要做的是了解市场发展的必然,那么‘市场发展的必然’是什么呢?
需要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市场也就相应的产生着-----
在市场未被明确之前,有些需要在人们的意识里是模糊的,是以潜意识状态存在的。而市场的明确与启动则会带动相应意识的开发与逐渐明确,与之相应市场的方向也会被逐渐明确-----
有眼光的企业家或政府领导则会引导或调控这方向----
引导与调控的需要则形成了投资-----
人所有的外在行为是有章可循的,‘意识’将是未来社会最大的最被关注的市场,严格的讲,无论在那个社会‘意识’都是重要的最大的市场-----
如果你不反对我对‘市场’含义的分析,那么第二要做的是了解市场发展的必然,那么‘市场发展的必然’是什么呢?
任何市场的发展都与‘社会的发展必然’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了解‘市场发展的必然’的首要是认识‘社会的发展必然’。
这一部分在我前面的文章中有介绍,不再展开。
第三要做的是让自己拥有‘市场发展的必然’。如何拥有呢?两种途径:一是自身完成;二是‘奇货可居’。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必须有一定思想基础的人来与之相合。否则,则为害矣。李洪志法轮功必然的成功与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这种辩证关系,同时也说明现在社会存有一定的空虚性和内在盲目性--------
内在、思想、文化,将随着物质经济市场的发展而被关注、被重视;与之相应内在、思想、文化的市场也将被启动-------
期待有慧眼的你与我联系,为自己、为社会开创新新的明天。
‘意识’市场,再请看我的文章:论意识导向----
意识市场的完成需要真正的教育,需要真正的思想或意识学校。
平衡论的实用分析:由平衡说人类社会
人是欲望的。
当人类出现后,生存是第一要务。能够维持生存的,以及使人类能够生存的更好的人或物,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至者、王者。我称之为:生存社会;…
社会分工后,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剩余劳动果实的出现与积累,使人们的欲望膨胀起来,权、名、利成为剩余劳动果实的代名词,拥有了这些,就可以呼风唤雨、指鹿为马,此时期以争权、逐利、留名为第一目的。此一时期,我称之为:名利社会;…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被欺的世界观念的形成,发展经济就变成第一需要。此时的社会,我称之为经济社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已不再为人们所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愈来愈受重视。思想的社会环境也就逐渐形成了,自我、思想的成熟逐渐成了这个时期的第一需要。我称这一历史时期为:思想社会;…
思想、自我的逐渐完善,社会在此之后,人会尊师重道,科技、经济会取得长足进步,与自然形成一体,不在受制于自然,不在受制于自己,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取所需。我称此时期的社会为:平和社会(平衡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