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江兵 北京报道
2月4日,一家商业银行行长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揭秘了当前多家商业银行密集发债内幕,他认为,建行、民生银行、浦发、深发展等商业银行发债主要目的并非主要是为提高资本充足率——尽管他们的公告都这么说,而主要目的是为放贷做准备,另外,当前债市利率较低,比吸收存款成本要低,在股市增发很难获准的情形下,发债是最佳选择。
假如存款准备金率保持不变,商业银行发放均为风险系数最高的信用贷款,商业银行近期举债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根据本报推算,信用贷款风险系数100%,这些发债银行理论上可以多放贷款2.7万亿元。这是因为资本充足率等于资本金除以风险资产,当资本金增加时——作为分母的风险资产可按相应倍数增加,资本充足率还能保持不变,这样作为风险资产的银行信贷规模就可以多增加2.7万亿;当然,这还要看这些银行是否超过75%贷存比和央行是否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发债: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家不愿具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向本报揭秘了商业银行为何在当前热衷发债的内幕。
这位行长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发债的黄金期,主要原因是,现在处于降息周期,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也处于下降阶段,利率水平甚至低于同样期限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加上吸收存款人力资源成本远高于发债,因此,发债是最佳选择。
他分析说,各家银行发债的原因并不相同,浦发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本打算增发8亿股,以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但是,在弱市情况下,未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近期获批没戏。通过发行次级债提高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
建行发债则不完全是为提高资本充足率考虑。建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的次级债券。此次发行的债券期限不少于10年期,债券利率参照市场利率确定。
建行还将发行800亿元的次级债券,合计将达1200亿元。
建行并无提高资本充足率之忧。三季度,建行核心资本充足率10.20%,资本充足率12.10%。
上述行长分析,建行的判断跟央行有些类似,当前虽然处于降息周期,但是,随着投资的增加,中国经济转暖,一两年后,将会迎来加息周期,那时融资将会提高融资成本,要多付很多利息。
“建行发债最主要的原因是从财务成本上考虑的。”上述行长说。提高资本充足率只是附带效果。
为贷款扩张作准备
2009年,在中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落实这项政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放贷款了。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透露,今年1月份的前20天,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9000亿元。继2008年1月份新增贷款创下了8036亿元的天量后,今年1月份再创单月新增贷款的历史最高纪录。
2008年,在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控之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从11月份开始全面回升。1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4769亿元,12月份迅速上升至7718亿元。两个月新增本外币贷款达到了11643亿元。
负责银行业监管的中国银监会多次提示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放贷款,支持经济发展。
假如存款准备金率保持不变,商业银行发放均为风险系数最高的信用贷款——风险系数100%,商业银行近期举债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根据本报推算,这些发债银行理论上可以多放贷款2.7万亿元。前提是,这些银行未超过75%贷存比和央行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上市银行公告显示,民生银行发行不超过50亿人民币混合资本债券;浦发银行发行100亿元混合资本债券及100亿元次级债,深圳发展银行发行100亿次级债、100亿金融债及80亿混合资本债;招商银行发行300亿次级债,以上银行的发债方案至目前为止,尚未获证监会核准。
农行副行长潘功胜透露,为进一步充实资本金,农行将于春节后发行次级债,首期规模可能为200亿元至300亿元。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加上建行将发行的1200亿元,今年商业银行至少将发行2200亿元各类金融债券。
上述商业银行行长对《华夏时报》表示,商业银行发债,资本额度增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根据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执行大额风险集中度中单一客户10%和集团客户15%的授信高限,“如果资本额度提高,对单一客户的贷款绝对额度也会提高。这有助于留住优质客户”。
还得看央行脸色
上述分析都是建立在理论之上的。
尽管央行放弃了对贷款额度的管理,但是,银行尚有控制商业银行过度放贷的杀手锏——存款准备金率。另外,商业银行放贷还得受《商业银行法》限制,该法要求银行贷存比不得突破75%。
虽然近期央行去年连续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工、中、建、交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高达15%,农行高达15.5%(央行曾单独对其提高0.5个百分点),其他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4.5%(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稍低)。
而根据本报去年11月计算,取消信贷限额后,工、建、中、农达到《商业银行法》规定的75%贷存比,可以发放37170亿元。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已超过75%贷存比的限制,继续净投放贷款可能性不大。
据各行三季报披露,截至去年9月底,工行贷存比为56%,工行是四大行中贷存比最低的,要达到75%贷存比上限,可新增投放贷款15040亿元。建行贷存比为57%,尚可投放贷款10500亿元。中行贷存比是四大行中最高的,达到65%,可净投放4655亿元。据农行行长项俊波透露,到去年9月底,该行存款5.97万亿元,贷款3.78万亿元,贷存比63%,要达到贷存比75%上限,可净投放6975亿元。
总之,球在央行手中。如果进一步降息,会更加刺激商业银行发债积极性;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会进一步刺激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如果央行按兵不动,商业银行发债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增加贷款投放的梦将会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