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每读这首古诗,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仙风道骨的隐士,而是神农氏。他是所有药师的祖宗。神农尝百草,这些植物的特征与特性都被记录到《神农本草经》中。他究竟是在采药呢,还是在找吃的?是为了治病呢,还是为了充饥?你从《本草经》里,会发现我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譬如提到豆芽(“大豆黄卷”)主治风湿和膝痛。神农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菜农、美食家,又是第一位老中医。
神农是第一位老中医?■ 洪烛
药也完全可以做得好吃一些。少小时多病,却不畏惧止咳糖浆。长大后喝可口可乐,觉得有似曾相识的味道。听人说可口可乐的发明,参考了止咳糖浆的配方,不知是否可信?报纸上倒确实介绍过:将可口可乐加生姜片煮沸了喝,对防治感冒有效。还有一种枇杷川贝露,粘稠甜香,儿时我常偷偷倒一汤匙含在口中,慢慢品味,代替糖果。邻居大叔,是个烟民,为止咳,他总是用文火煨一只完整的大鸭梨,汤水里加了冰糖。不知该算作药呢,还是甜羹?正如我分不清他煮梨的器皿,用的砂锅,抑或中药罐?
中国的食文化与药文化,息息相通,并非泾渭分明。口服的中药,虽然不像餐饮那样讲究色香味,但也会考虑到患者的感受。仅就制作过程而言,熬煮草药(或称煎药),也相当于煲汤吧。广东人文火慢炖一锅滋补的靓汤,简直像老中医一样耐心。很多东西,既是药材,又是食物,譬如人参、枸杞、薄荷、陈皮、茯苓、百合、杏仁等等。
中国人常说:“药补不如食补。”甚至创造了药膳。把种种药材,烹调成美食。其实,所有食物,都堪称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补药。我刚读到周春才编著的《中医药食图典》,其中一段话让人很有感触:“中医药食学说,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说。在中医中,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药与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将二者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的一个显著特色。”药食同源,正如中国文化中的诗画同源,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才是最高境界。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每读这首古诗,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仙风道骨的隐士,而是神农氏。他是所有药师的祖宗。神农尝百草,这些植物的特征与特性都被记录到《神农本草经》中。他究竟是在采药呢,还是在找吃的?是为了治病呢,还是为了充饥?你从《本草经》里,会发现我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譬如提到豆芽(“大豆黄卷”)主治风湿和膝痛。神农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菜农、美食家,又是第一位老中医。
我案头堆放着许多与美食相关的古籍:袁枚的《随园食单》,李渔的《闲情偶寄》,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张岱的《夜航船》,乃至《东京梦华录》、《扬州画舫录》、《梦粱录》之类。近来,又添加了一本明代中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不算美食家,可《本草纲目》中,不乏野菜、蔬菜的知识。李时珍把荠菜称作“护生草”,并且考证:“荠有大小数种。小荠叶花茎扁,味美,其最细小者,名沙荠也。大荠科叶皆大,而味不及,其茎硬有毛者,名菥,味不甚佳。”哪像药书呀,更像是食谱。再看《本草纲目》如何介绍马兰头(我在老家南京常吃的野菜):“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状,似泽兰,但不香尔。人多采晒干,为蔬及馒馅。”都在教你以马兰为馅做菜包子了。这算哪味药呢?
药膳,善哉。善哉,药膳。
我的朋友车前子,原名顾盼,儿时体弱多病,因而特意用一味中药材做笔名。他既懂中医,又擅长烹饪,虽没开过诊所,却当过餐馆老板。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许多蔬菜都是药”:“药是一种性,物在性在,物不在性也在。有的蔬菜就直接带了‘药’字,如‘药芹’。还有 ‘山药’。山西有个文学流派叫‘山药蛋派’,看来它的宗旨不但是治饿,还要治病。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好处。马兰头能明目,枸杞子可清火。春天的菜大致都是这个药性。”他还认为孔圣人教人多识草虫鸟兽之名,而草虫鸟兽就是我们中医体系中的药;以一个中医生的眼光入世,即天涯何处无药呢?“中国人吃中药,仿佛不用翻译,这样在感觉上自然直接:读原作一般。吃西药就好像读翻译作品。”吃西餐,不也是如此吗?我的舌头、胃,总觉得有所隔阂。
我这人,并非真想当文学家,更想做的是美食家。动筷子时,觉得比耍笔杆子痛快多了。简直淋漓尽致。我知道自己患了一种病,一种不露痕迹的慢性病,那就是馋。馋是我的一块心病。久病成医,为了解馋,我总想方设法找一些鲜美的东西来满足自己。也算对症下药吧。这种药,其实没有人不爱吃。俗称“打牙祭”。
美食是我解馋的药材。菜谱是我治病的药方。有时,我会不厌其烦地躲在厨房里,像做化学实验一样煎炒烹炸,照着菜谱上的说明:放几两料酒、酱油,几钱盐或味精……力求精确,恨不得拿中药房的那种小杆秤称一称。家里人问我:“你老呆在里面干啥呢?”我用食指掩住嘴唇:嘘,我在配药呢。这么看来,我挟菜下酒时,就是在服药了。馋是一种瘾,一种无法根治的病。而“服药”的过程,真过瘾,真带劲。药到病除啊——哪怕是暂时的。天长日久,我做得一手好菜。我知道自己哪儿疼哪儿痒,缺什么补什么。我既是病人,又是神医。去菜市场采购,也跟逛中药铺似的。目标很明确。出手很大方。怎么办呢,我要救自己呀!哪顾得上讨价还价。那样的人,绝对没有真“犯病”。
和我病情相似的有李渔李笠翁。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我们却犯了同样的毛病。他甚至比我更馋、更严重。他嗜蟹如命:“予于饮食之美,无一物不能言之,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竭其幽眇而言之。独于蟹螯一物,必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曰皆不能忘之。”每年蟹季还未到来,他就早早地存好了钱,家属因他把食蟹看作性命,称此钱为“买命钱”。从蟹上市直至下市,他每天都不放过食此美味的机会,特意把九、十月叫作“蟹秋”。因为螃蟹的缘故,四季中他最钟爱、期待秋天。在他心目中,秋天比春天更有诱惑力。螃蟹使他上瘾了。螃蟹之于他,又是救命的良药。
其实这是一种古老的遗传病。早在隋朝,炀帝幸江都(扬州),必吃蟹:“吴中贡糟蟹、糖蟹。每进御,则旋洁试壳面,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说个笑话:隋炀帝挖大运河的动机之一,没准就是为了下江南吃蟹方便。(这比后来的杨贵妃坐待荔枝更舍得下本钱。)到了晋代,又出了个视蟹为最佳下酒菜的毕茂世。他四处宣扬自己的人生理想;“得酒满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他也有馋的毛病,却挺懂得自我治疗、自我救助。那满载美食的酒船,无疑是茫茫苦海中的救生船。魏晋风度,就是厉害,真让如我这样的后辈仰慕。难怪鲁迅先生,要写一篇文章,标题叫作:《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风度、文章、药、酒,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止渴、止痒、止痛抑或解馋、解忧,都是在治病。治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一些尴尬。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中华医药》,首先洪涛要代表《中华医药》栏目的全体同仁,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祝愿海内外的观众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健康常伴左右、幸福常驻心间。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跟大家一起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五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可以说是长今所经历的五次生死攸关的挑战,而帮助她渡过这五道难关的啊是五种食物,有绿豆、松子、芹菜、白菜还有艾草。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食物,举个例子来说,大白菜,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您有没有想过,用白菜来补钙呢?恐怕您更没有想过一杯白菜汁啊,它的钙含量竟然相当于一杯牛奶。那么,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像白菜这样既普通又非凡的食物,它们也在长今后来的命运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这五种食物都分别是什么?它们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吃才最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下面我们继续和两位嘉宾一起来聊这方面的话题。
![]() |
|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中华医药。刚才那段旋律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啊。那就是前不久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现在啊我身边很多同事的手机铃声都是这首歌,不仅这首歌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且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还掀起了一股食疗热,大家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心食物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演播室就请来了两位嘉宾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副研究员罗增刚先生,欢迎您,罗先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 副研究员 罗增刚】洪涛你好。
【主持人】这位啊是对美食特别感兴趣的作家洪烛先生,洪先生,欢迎您。
【作家 洪烛】你好
【主持人】非常欢迎两位能来到我们演播室,刚才我说到《大长今》这个电视剧,不知道两位看过没有。
【作家洪烛】因为我一直研究美食,我特意关注了这部电视剧,我看了有一点印象特别深刻,就是长今能够把很多普通的食物,做得非常好吃,而且有很多的功效,比如像萝卜、白菜什么,到了长今手里就变成一种美味了。所以我就想,所谓味道味道,味就是道,是吧,长今可以算是个得道的人。
【主持人】长今在宫中的成长伴随着磨难和艰辛,师傅对长今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有一段时间师傅要求长今去寻找野生的可以食用的植物,而且必须要找出一百种,否则就有被赶出宫的危险,那么长今能否找到野菜,完成任务呢?
【解说】生性顽强的长今果然没有认输,她每天都在后山寻找,日复一日小长今长大了,同时她也发现了越来越多可以食用的野菜,这其中就有芹菜,后来芹菜的各种食用方法在宫中广为流传,比如有一道鱼皮芹菜卷就令皇室成员们惊叹不已。
【主持人】一道很普通的鱼皮芹菜卷吃的皇室成员是赞叹不已,其实说到这个芹菜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在中国的历史也很长,有2000多年了,而且被称作是厨房里的药物,所以它又有这个药芹的这个说法,要说它的这个药效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降压的功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 副研究员罗增刚】因为它从性味上划分呢,它是偏凉,有这个清热、平肝、利尿、降压的这种功用,它的这种作用呢和它这种成分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里边芹菜的这种氮,就是芹菜氮,另外还有甘露醇,像这种本身就有利尿降压的这种功效,另外它还有这种比如钾、钙、镁这种微量元素,这种饮食结构就有利于保持血压的一种平衡。
【主持人】洪先生喜欢吃芹菜吗?
【作家 洪烛】我还挺喜欢吃的
【主持人】血压高吗?
【作家 洪烛】我血压倒不高
【主持人】很正常
【作家洪烛】我是这样看的,因为芹菜真是咱们一个很古老的一种蔬菜,我估计以前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可能就包括这个芹菜了,我就想象当年神农拎着个小锄头采药的时候,采到芹菜的时候,不知道这算是采到药了还是摘菜了,挺难划分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 副研究员 罗增刚】其实芹菜叶比如在民间有一些把芹菜来绞汁,喝这个芹菜汁来降压,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解说】其实芹菜汁不仅仅有降压的作用,它的外用效果也不错,如果您经常有关节肿痛的毛病,就一起来试试吧。
【解说】首先准备好榨汁机和一根芹菜,将洗净的芹菜掰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您瞧半棵芹菜就可以榨出这么多的芹菜汁,然后就可以用纱布或者棉球沾着芹菜汁在关节疼痛处反复涂抹。因为芹菜本身具有祛风、除湿、镇痛的作用,所以芹菜汁渗透进皮肤关节就可以起到消除关节疼痛的作用了。
【字幕】
芹菜汁涂抹关节
作用:祛风止痛
【主持人】看来以后我们关节肿痛的时候不妨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啊,把这个把这个芹菜捣成汁,然后涂抹在这个肿痛的部位,那么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的这道药膳啊,还是一道具有降压功效的药膳,名字叫芹菜鱼丝。
【字幕】
降压减脂菜肴:芹菜鱼丝
【解说】制作这道芹菜鱼丝需要的原料有嫩芹菜200克,青鱼一条,红椒100克,葱姜适量。
具体的制作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开好堂的青鱼洗净、切去鱼头,然后就要给整条鱼做分解,先剔鱼刺、再剔鱼皮,注意:剔除鱼皮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鱼肉中间切一刀,这样就很容易把鱼肉剔下了,接下来要将鱼肉片成薄片、切成细丝,同样将红椒、芹菜、葱姜也切成丝,最后在下锅之前还要将切好的鱼肉加工一下,为了让鱼肉肉质鲜嫩又不易炒碎,先加点鸡蛋清,然后放入盐、料酒入味除腥,再加入湿淀粉,用手抓匀。
将油烧至三成热,放入鱼丝,炸熟,为了让蔬菜也保持鲜艳的色彩,也可以将芹菜、红椒一起加入稍微过一下油。
下面在炒锅内留少许底油,下入葱姜炝锅,然后倒入鱼肉丝、芹菜丝和红椒丝,翻炒至五成热,加入盐,味精、鸡精以及高汤调味,最后用湿淀粉勾芡,这道芹菜鱼丝就可以出锅了。
【字幕】
降压减脂菜肴:芹菜鱼丝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出有诗集《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浪漫的骑士》《眉批天空》《梦游者的地图》《游牧北京》《抚摸古典的中国》《冰上舞蹈的黄玫瑰》《逍遥》《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北京的金粉遗事》《眉批大师》《与智者同行》《中国人的吃》《风流不见使人愁》《多少风物烟雨中》《永远的北京》《晚上8点的阅读》《闲说中国美食》《拆散的笔记本》《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北京没有风花雪月》等数十种。其中《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 to Z》等分别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出有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及繁体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