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哲理


    我往往要在网络上寻找激发生活乐趣的对象,当然新闻资讯除外,而生活还如往日一样,虚掷光阴,枉费心机,正应和玩物丧志的说法。我自感有些自不量力,有时认为可能胜任一些网络上的互动活动,总是遇到挫折,这大概就是散漫的试图凭主观改变一些比较简单清晰的逻辑而造成恶果。同时,感觉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如果你领悟到没有与他人相长的地方,如果你没有他人认同的地方,如果你不能持久展现与他人相融的品质,那么你就应该知道怎样转换自己的方向以迎合自己生活的需要。一个人如何去适应群体的生活其实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不知道这是不是教育的内容,但是既然是常识是不必太用心就可以领悟得到的,太多的失败会打击信心。
    总之,生活需要用心去思考,需要根据生活整体的图景来规划局部;群体的生活需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群体的形成有它的必然联系,不必刻意去回避也不必刻意去追求。
    当我自以为是的时候,当他人言说不如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同时发生着变化,其实,我本来也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只是因为彼此的需要才得以获得认同,如果没有自知之明或许自己就是他人的一个小小的注脚罢了,迷失自我的时候总是不经意的时候,在人群之中仿佛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所在但是充满惰性或者丧失斗志的时候就容易萎缩在自我狭小的空间试图由此获得解脱却往往愈陷愈深,这大概就是放生与护生矛盾的地方吧,但这其实是常识。生活是需要勇气的,懦弱是没有前途的;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与牺牲而不是一味的自私与求索或者回避交换。其实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变化与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群体性,没有交换就不能获得外在的补偿,对自己的发展就往往造成局限,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一切都是通过交换获得。
    我曾经总结过要有限制性的利用网络,只是认识与行动还是有差距的,人类发明创造很多很多的理论与规则也只是局部的解决了一些问题,行动上却是需要积极思考与秉持一原则,做一个有毅力的人。其实一个正确的想法付诸实行也不是很容易的,往往渠成水不到,所以往往屈就于水到渠不成的恶境。所以,凡事必须立定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成功,知道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知道哪里要放哪里要收,要有所制约,一个想法的实施必须完整地考虑这些问题。否则将会劳而无获。
现在的生活充满了问题,一个个的问题就像缠在身上的寄生虫,而这需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强健的精神。
    如果不思进取,现在看轻自己的人将因为他们的判断而自喜;拼搏吧,趁着美好的时光,否则将无所立于群体,否则将失去展开人生图景的基础;因为人生的未来需要接触高级的人才,现在就需要执着的拼搏去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将自己推向接触那样人才的高度,如果舍本逐末,一味去想着接触到心仪的人才才会有前进的动力那么将永远失败,希望记得这个常识。
    自重是很重要的作风,不可轻易自轻否则招致更多的轻视,轻视是残酷的,须自尊自爱,言为美言,行为美行,不可忘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