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一名靠种庄嫁为生的农民陈月国算了一笔账:买电器补贴13%,一台两千元的电器也只能节省260元,如果不买,那就是节省两千元。他说,冰箱、空调等家电谁都想拥有,不过像他那种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年毛收入也不过几千元,这些家电对他的家庭来说是奢侈品。
当地农民包登富认为,很多农村家庭都买得起家用电器,不过,他们要考虑购买的实际意义,比如空调的使用会导致高昂的电费,农民支付不起所以不会买;电脑的操作复杂且农民没有时间学习,对农民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更不会购买。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贺雪峰认为,鼓动农民消费、说爱国主义就是消费的观点,是荒唐的。
他说,以青春为代价赚取收入的农民,在花光积蓄后,却并无再获得收入的能力,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会极其难过。
《中国青年报》指出, 农民的消费经不起刺激,因为他们手中的钱太少。相当有限的钱,用途却很大,衣食住行和养老防病就够折腾了,哪里还有闲钱来供专家们刺激?
金融危机可能不会一下子消除,但生活却不能立刻停止。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不切实际地刺激农民消费,而是一方面如何给返乡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刺激他们的创业热情,让他们把打工赚来的钱用到生产性投资上;另一方面,城市尽可能提供就业机会,留住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