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武林高手了.记得小时候看金庸先生小说的时候,最让人感觉神乎其神的要数他了.神雕侠侣上边好像只是略微提了一下他的名号,并没有见到他匪夷所思的武功,但靠提了一下他的大雕来做反寸.故事里杨过在大雕的帮助下终于练就了一身盖世神功,这就不得不让人拍手叫绝.一个跟着独孤求败的大雕就如此的厉害,可以想见他的主人是怎样的震古烁今.于是,就有像我这么一大堆的渴望成为剑客的人都在心里崇拜着这位隐秘的剑圣.可惜的是时过境迁,再也找不到像独孤求败这样的武林高手,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隐士,所以也无从谈起他的英勇事迹了.

     我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武痴,但在这个崇尚物质与精神两文明的世界里,似乎很难让自己启齿说自己是个武士.结果相反我终日不得不向很多先哲学习,乖乖的上学、读书,然后回家做功课,长年累月的在和书打着不痛不痒的的交道,从尿不湿到长着一脸的胡须从未间断着.我也奇怪自己的忍受力真的很厉害,明明自己是渴望游侠似的传奇生活,但结果是平日里静得像木头人一样,木得像个呆子,当然并不是西游记里面那个傻头傻脑的呆子,而那个呆子我是非常喜欢的.

     李小龙传奇近日播的火热,创下央视自大宅门之后的又一火热影视期,这是有理由的.单从我个人来看,李小龙的个人魅力是名副其实具有诱惑力,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也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平日里关于武士听得最多的就属日本武士道了.我就在想中国也有自己的武士精神.俗话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武术的追求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宋代可谓我国封建时代经济最强盛的时期了,但却总给人积贫积弱的印象,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只注重于文治,而不重视武功.同样,元朝因为太过武力终究也不能很长久的立国.所以,文治与武功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我真的想说的是我们的周围是文得太厉害了,武道已经近乎于匮乏.古之侠者,有文必有武,方可为侠.否则只有文而无武,侠无从实施;当然有武无文,侠无从起.所以,每当我看着李小龙片子里面除暴安良的场面时总热血沸腾,那是因为李小龙不仅是一代宗师,更是一个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真正侠士.

     独孤求败,但求一败,算得上是个真正的侠士.有着盖世的神功,幽居于飘渺仙山.记得东邪西毒里面有独孤求败潇洒的身影,飘逸的身手常让人感同身受,似乎自己也是一个旷世高手.不过,独孤求败有他特殊的一面就是但求一败,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但却愿求得一败,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具有"真才实学",另一方面就是锐意进取的决心与毅力,这一点跟李小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高手从来又都是超乎常人的努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既是我至今还是个无名小卒的原因吧.

    当然我不是习武的料,虽然我出自武当仙山,自幼受浓烈的武术气息感染.但自身的局限不能不让人却步,但武侠却是我个人的情结.正如梦境里一样,手握利剑,举目盎然."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为独孤求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