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高资费才是束缚“黑莓”的命门


    

  这两天有一个消息说:加拿大移动终端公司RIM和神州数码在北京已经签署合作协议,黑莓将借助神州数码的分销渠道进入“中国大陆个人市场”,而且很多媒体宣称这代表着个人用户也能用上“黑莓”,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这是对RIM中国战略的一个误解

  个人认为这是对黑莓的又一个误读,是对RIM中国战略的一个误解,实际上的情况是,黑莓还是黑莓,RIM盯上的只是个人用户群体中的商务用户这一块,RIM在中国改变的是以前完全依靠单一运营商策略,而不是重新的市场目标用户群定位。如果真让黑莓去玩多媒体、去推拍照功能、去主打音乐功能,估计三个回合下来就被iPhone和诺基亚们打得满地找牙。

  实际上,我更关心这篇报道后面的消息,例如有消息称中国电信与RIM公司签约并引进黑莓,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其中个人版黑莓服务最低价格为包月80元。

  因为,高资费才是造成黑莓现状的关键,或者说RIM在与中国移动联姻两年后终于发现了打开中国市场的钥匙是什么,那就是以合理的资费标准来开拓更大的商务用户市场。以前RIM在中国的沉寂不是因为方向不对,也不是中国市场对Push Mail邮件需求小,而是没用对方向。

没有Push Mail服务的黑莓是残废

  先说一下“黑莓”。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扫盲,“黑莓”不仅仅是终端,黑莓的终端只是黑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另一个重要的就是黑莓的服务,基于Push Mail的服务,不能从那些流入国内的黑莓终端来评判黑莓,没有Push Mail服务的黑莓和残废无区别,很多对黑莓的错误观点就是这样一步步积累的,黑莓何其冤呀。

中国移动拖累了黑莓在中国的推广进度

  RIM和中国移动的合作两年,黑莓到目前注册用户只有区区数万(有未经证实的数据说不到三万)。再看看iPhone,水货进来的数量却是二百多万,这个确实没法比。反思一下,黑莓服务为什么在中国推广这么差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的资费太贵,最低档的居然要398元,这在平均ARPU只有89元的中国移动用户来说,算是高端级的用户群了。难道移动错了?没有,我觉得移动的策略很对,只占据金字塔上的一小部分高端用户,赚取高额利润,至于在行业的影响力,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黑莓的推广,黑莓的未来,和我没什么关系?移动很狠呀。

替代者“感谢”移动的策略

  提供Push Mail服务的供应商不仅仅是RIM,像中国就有像尚邮这样的服务供应商,而且还是跨平台的,除了在黑莓的机器上,还有像S60、Windows Mobile、iPhone等操作系统,这是黑莓根本无法比的。我在与尚邮的负责人聊天时,曾私下评价黑莓在中国的策略,正因为中国移动的策略,让他们这些第三方的服务提供商拥有了很多的市场空白点,争取到了快速发展的时间,这是不是要感谢一下移动的“黑心”了?而研究这些第三方服务商的市场策略,发现资费才是最大的推动能量,比如尚邮针对普通商务用户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免费的,而针对专业商务用户的服务费是58元(不包括流量费),这样的价码相比移动而言就显得很有竞争力。

RIM终于明白了中国市场的命门

  RIM在其它国家都是采用与运营商合作的策略来推广产品,在中国找上了中国移动。不过这个合作伙伴太过强势,这种强势体现在定价及市场推广的策略上。中国移动这么多年来,只有区区数万用户,难道中国的移动邮件市场就这么小吗?我这里有一组从尚邮得到的内部数据,到目前为止注册的尚邮Push Mail软件服务用户数量为110万户,收费用户数万户。如果再把中国移动139邮箱这样的服务商算上,中国Push Mail邮件的用户数量级别是数百万级的,而不是个位数,而且这个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每年成几何级增长。

  前有竞争对手的堵截,后有其它终端产品的追击,摆在眼前有这么大一块蛋糕却吃不上,黑莓这次真的急了。我想,RIM终于明白了它在中国的失败根源在哪里了,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与神州数码的合作,意图无外有以下:

第一、改变原来只针对集团商务用户的策略,将占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个人商务用户纳入目 标市场。

第二、拉上其它两家运营商,必竟占20%的用户数,也可以弥补自己不能跨平台的弱势,同时可以削弱中国移动在推广策略上的话语权。

第三、提供低资费和较普通的服务,扩大用户群,抢夺失去的市场份额。

RIM的中国之路能否成功

  按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的话,神码将会全网操盘销售黑莓终端,会让黑莓终端通过各大渠道商,铺设到各大卖场、手机专卖店、运营商营业厅等等渠道,尽可能地使用户方便地购买到黑莓终端。要说光凭神州一已之力就能救RIM,那纯粹是掩耳盗铃。实际上这几年来通过非法渠道流入中国大陆地区的水货、十四天机、打孔机不计其数,价格也很便宜,最低有只有四五百元,但是因为运营商的市场策略,这些黑莓终端无法入网享受黑莓服务,只能算是“半残废”产品,无法真正实现黑莓本身的特点。

  对于神州的分销能力我们不用置疑,对于黑莓的产品我们也有信心,而且我们也听到了中国移动王建宙说RIM将推出TD产品,但是如果光拼产品终端黑莓其实不具备优势,最吸引人的只能是Push Mail。说到根本,黑莓的中国之路实际上还是卡在运营商手里,如果运营商不配合,RIM的中国之路难谈成功,靠上神码也是死路一条。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问题,降低资费,才是黑莓站稳中国的唯一举措,而这一切的命门都在运营商手里,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