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新华信再次携手,共同组织的“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活动于8月起正式启动,经过历时4个月的调查,广泛收集了汽车经销商的意见,汇总了汽车供应商在授权合同、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各项满意度,全面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汽车经销商的整体生存态势,以及各系别、各区域、各品牌经销商在实际经营中的遇到的问题和亟需获得的支持。
整体满意度有所提高 日常资金结算环节满意度最高
2009年12月2日,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2009年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2009年经销商对供应商整体满意度有所提高。
此次调查针对建店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管理以及授权合同条款等17个环节进行满意度评价,09年经销商对供应商各环节整体满意度与08年相比有所提高,整体平均分由6.54分提高到8.00分。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日常资金结算环节,而满意度较低环节为经销商评级标准,平均得分仅为6.53分。
与08年调查结果相比,09年库存管理环节满意度提升较快,其中整车环节满意度在整体17个环节中的排名分别上升了3名,配件库存环节则上升了4个位置。2008年,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振,而前期厂商对市场的乐观预期,使其将库存压力更多的转嫁于经销商。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回暖,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的刺激,市场需求旺盛,车市销量持续攀升,许多车型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经销商库存压力明显减小。
与08年调查相比,2009年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显示,建店管理环节满意度排名下降速度较快,由08年的第8名跌至第14名,从各项指标来看,建店标准和建店资金分担方面满意度较低。
经销商呼吁加强区域和价格管理环节监管力度
在调查中,2009年经销商对区域管理和价格管理环节满意度排名居中下游,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76和7.95分。区域和价格环节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控力度缺乏,经销商呼吁厂家加强区域和价格两个环节的监管力度。
授权合同条款满意度仍然较低
在合同条款合理性的各项评分中,多数经销商对退出机制的满意度评分较低,仅为5.98分。在退出机制环节中,进口品牌的满意度较高,达到8.00分,而自主品牌满意度则最低,仅为5.82分。
经销商对厂家制定的评级标准满意度最低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商对厂家制定的评级标准满意度在17个环节中最低,得分仅为6.53分,从各项具体指标来看,厂家在制定评级标准时,征求经销商意见的环节满意度较低,缺乏与经销商的沟通。
从厂家评估对经销店的续约影响来看,多数经销商认为评估对续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有部分经销商认为厂家的评估“形式化”严重,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汽车经销商生存态势分析
近7成经销商对09年经营状况表示满意
从此次调查来看,近7成的经销商对2009年的经营状况表示满意,满意度程度高于08年。2009年前三季度,多数企业处于赢利,比例占到69.4%,亏损企业仅占11.4%,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这两大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地区。
集团单店经营状况好于非集团单店
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隶属于集团单店的经营状况好于非集团单店。隶属于集团的单店有集团作为后盾,销量、赢利方面更为突出,抗风险能力更强。
2009年销售目标完成较轻松
在调查中,有63.1%的经销商认为基本能够完成09年厂家制定的销售任务,其中有38.9%的经销商认为较轻松就能够完成。从品牌来看,合资品牌完成销售目标的信心最高,为65.5%;自主品牌认为销售目标完成难度大的比例最高。
给汽车生产企业的建议
经销商认为厂家支持是经营中最关键因素
在调查中,有75.3%的经销商表示厂家支持是4S店经营中的最关键因素,此外,自身经营和市场环境也是4S店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厂家支持中,有80.9%的经销商希望厂家能够提供广告促销活动方面的支持,此外,希望在商务政策和二手车业务方面得到支持的经销商比例也较高。
另外,在调查中,不少经销商提出厂家和经销商之间加强双方沟通的必要性,经销商认为加强双方的沟通不仅利于快速解决经销商反映的问题,还能够加强双方的信任。
针对区域差异化管理方面,经销商希望厂商在商务政策制定和广告宣传等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制定更符合区域特性的政策及策略。此外,也有不少经销商提出应加强四、五级城市网点的建立,厂家应支持经销商走到乡镇城市,并支持二级网点的开发。
关于“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
2008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新华信首次合作组织了“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活动,并获得了广大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好评。2009年8月,本年度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活动正式启动,历时四个月,于2009年12月2日公布此次调查主要发现。
该调查采用评分的形式,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10分,满意度依次递增。2009年“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访问了近千家汽车经销商(包括投资商,总经理、销售/售后服务总负责人),回收有效问卷725份。调查区域覆盖全国7大区域31个省市自治区。品牌范围涵盖国内市场上量产销售的40个品牌,其中包括合资品牌19个,自主品牌10个,进口品牌11个。
来自不同品牌、地域的经销商对金融支持、合同管理、库存管理、供货管理、建店管理、区域管理、价格管理、培训管理、客户索赔管理、日常资金结算、大客户销售支持、佣金返利制度、商务政策的制定和传达、广告宣传/促销、评级标准等17个环节超过100个评价点进行满意度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