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在用手机上网?——无线互联网正在走进主流人


手机上网将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出版的《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手机上网行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手机WAP网民年龄集中在18-24岁,超过调查人数的60%,24岁以上手机网民的数量也超过20%,并呈上升趋势。而占据全球最大多数手机屏幕的手机浏览器厂商Opera公布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在美国、德国等手机上网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28-37岁的网民数量都超过了30%。

这一趋势也被无线互联网的内容提供商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内领先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空中网日前推出精英版本“锋版”,至此空中网推出的主版、锋版和娱版三个版本已经全面覆盖到目前的手机上网群体,“锋版”尤其突显手机上网人群从年轻走向成熟、阅读习惯从娱乐走向实用的一大转变。此举标志着无线互联网细分市场时代的到来。

记者了解,目前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中央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主流财经媒体,《瑞丽》等时尚媒体以及早前开通的《华娱卫视》手机官方网站等。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主流网络媒体,光大证券、国泰君安等知名券商,宝马、奥迪等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官方网站。

  

3G大潮强势的推动无线应用

2008年5月,随着国家对电信行业宣布重组,各运营商对3G网络的整合和建设,无线互联网蠢蠢欲动。“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其它无线宽带技术的应用,中国的无线互联网必然将掀起新一轮的应用大潮,3G业务开展让个人电脑的宽带体验能够通过手机来实现。”

移动广告、移动库存管理、移动金融服务、移动购物、无线娱乐服务、移动办公、远程教育、无线数据、移动定位服务等等深层次的应用即将到来。而这些,大大提升了无线互联网的含金量和主流化速度。空中网副总裁李旸认为。

移动增值服务商也意识到“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只有拥有独特的内容才能赢得运营商的推广资源,才能让用户持续订购和使用。此次电信重组后,用户的体验将会伴随着带宽的提升得到极大的改善。

李旸告诉记者,手机上网走过几年的发展,终端、网速、浏览器技术发展迅速。页面表现形式从简单的WAP文本一步步升级到Mini HTML页面,网站提供的内容也从基本的休闲娱乐功能扩散到Internet上已有的所有领域。用户也不再只有那些学校里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小伙子和广东工厂里下班闲坐在街头的打工仔,越来越多的城市上班族、白领甚至精英人群开始迷恋上这个迷你网络世界。在北京、上海的公交、地铁里,无线互联网正在成为广大上班族接受讯息的最佳方式。

 

高端需求催生主流化内容

手机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随着3G来临以及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更多地依赖无线网络作为渠道的信息获取。

面对庞大的手机上网群体,空中网作为领先的手机上网门户和最新手机上网技术的探索者,率先根据用户特质为不同用户提供完全不同感受的空中网首页和内容版本。2008年6月,空中网正式推出其面向高端消费人群的“锋版”(Elite),包括高端的文化潮流、一手的财经讯息以及时尚讯息、新闻时事等,同时推出的还包括针对大众消费群体的“主版”界面和以娱乐休闲为定位的“娱版”。

李旸称,如果说传统手机上网还停留在复制粘贴的互联网“替身”阶段,那么空中网推出面对精英人群的“锋”版已经是一份细分市场面向高端带有极高可读性原创性的个性化媒体内容。这在当今内容雷同人云亦云的后互联网时代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另据了解,空中网推出的类似互联网界面的Mini HTML版,可根据不同手机屏幕尺寸实现自动适配。现在用户通过手机也能真实体验到上网冲浪的感觉,而不是之前WAP界面的黑白阅读体验,这在当前国内手机互联网市场中是一个创举。

 

无线广告主流化

无线互联网的主流化是趋势,李旸认为,这绝对不是自说自话:广告主是不会骗人的。

按照美国咨询公司Gartner的预计,到2011年无线广告市场规模将达110亿美元,2007年这个数字只有10亿美元。行业人士都清楚,广告投放的用户群是否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是广告主热衷投放广告选择的主要根据之一。

无线广告的主流化与高端化已有借鉴:2007年,以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广告主,在日本上线了其官方无线网站,采用了诸如全屏Flash、图片展示、品牌游戏下载等多种技术形式展现其品牌理念和产品。此外,Cartier和BVLGARI等其他奢侈品品牌也纷纷效仿,在日本引入了无线广告的营销方式。

这一幕也将在中国实现。李旸对此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