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考制度改革 促进教育体制转变


  

   我国高考制度恢复至今已三十年了,历经数十载的发展历程、成果喜人。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开始不到1%提高到现在的23%,充分说明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及趋向看,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如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高考加分、学术造假、择校、扩招、学校扩建,收入分配,人才流失等社会焦点问题已不断爆出丑闻,从而看出教育体制的改变与转换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诚然,单就近期各地高考报名实行人员户口属地管理制,这首先是对原高考移民的沉重打击和否定,又给择校教育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显而易见,教育部门将逐渐均衡教育资源,整合利用,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资与公平。当今摆在老百姓面前最烦心的事莫过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和选择。尽管国家政府有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和禁止以各种名义巧收借读费、择校费等,但实际结果越来越厉害,多半学生家长对此难以承受,却无可奈何,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点上。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各种形式的重点、官办民营的标准化、私立学校比比皆是,学生受教育已明显形成等级歧视观念,能上重点是好学生,能上私立家有钱,上了普通很一般。这给多数青少年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障碍,挫伤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及进取心。从而形成教育资源的奢侈浪费,显失公平。也发展成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大问题。从问题表象看,私立,民办,重点学校硬件设施好,但实质是以盈利,赚钱为目的,大肆招揽生源,占用教育资源,客观地讲,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照顾和倾斜,是社会对其的默认和无奈,为提高升学率,入学门槛一提再提,可事实结果告诉人们,如今的学生素质远不如80年代,社会责任感淡化,盲目的追求学习成绩和考重点学校已将学生引向一个迷途失向的误区。这很让学生家长着急,也反映出教育体制的不足和必然变革。再看30年的辉煌成就,高考制度恢复后,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员,为国家的发展强大做出了很大贡献。可就在今天,我们对教育质量水平提出质疑,答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从不同角度暴露出教育政策的失败和弊端,滋生了各种腐败和蔓延,好在我们最近看到高考制度不断调整规范化,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愿以此来促进带动教育体制的转变,其实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独有选择,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和消除社会不和谐之音的前提基础。

  教育兴之国家兴,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无可置疑,我们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厚望与期盼,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得到实惠,真正看到教育体制的转变,即: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