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煤告急”看,转变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煤炭和电力行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属于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二者唇齿相依。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电力是工业的血液,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产品。而电煤产运需衔接又事关电力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但在目前,电网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电力供需形势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已难以满足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有效解决电力问题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08年一场席卷我国南方数省的冰雪凝冻灾害,冰雪在压塌了高压线的时候,也拉住了铁路线;又在冰封了公路线之后,堵住了汽车线,使两难碰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缓解煤、电价格矛盾,2004年国家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这一措施对保证煤、电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缓解由于用电需求的增长迅猛对电网的输配电能力的严峻要求,必须解决电力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加大力度进行电网建设和改造优化,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把电网建设成布局结构合理,供电能力强,运行、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电能质量好,网损低的优化电网;改变过去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力争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目前我们的电力结构当中,燃煤的机组占了一半已上,对环境保护、电力发展的压力比较大。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着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在整个电力装机当中所占的比例,积极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是对电网未来发展方向的精辟总结,智能电网涵盖了从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允许即插即用地连接任何电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电能储存设备,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是一个闭环系统。现代化电网可以在已建成系统中提供更多的能量,仅需建设少许新的基础设施,花费很少的运行维护成本,在供电安全、可靠和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清洁、高效、互动的目标,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建设的必要基础。

 发展经济充分必须落实相关政策,必须要抓到根本。落实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落实是抓住根本和关键环节,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才是真正的落实。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变革,我们必须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现在经济的增长提供强有力推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这场变革中的核心动力,并构成全球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发展经济,我们必须去除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视行为;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经济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