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装饰美(6)


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横”字,毛泽东写出了“横空出世莽昆仑”。一个“横”字既写出了昆仑的伟岸壮美,又写出了伟人的豪情壮志。而鲁迅写出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迈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个“横”字,揭示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悲惨、死气沉沉。

这种为词语选择和创设环境,或是说,为一定的语言环境找到适合它的词语的方法,都从平易中显出了非凡,从朴素中透出了美丽。鲁迅、朱自清、老舍、叶圣陶等都是语言运用的大师,他们的作品能特立文学之林,他们的作品能出语不凡,使人过目难忘,就在于他们在语言运用上的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

马致远的《秋思》中,“藤”、“树”、“鸦”、“桥”、“水”、“道”、“风”、“马”、“人”等实在是太平常的事物,太普通的词语,而“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亦不是什么偏词僻语,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共同创设了一种语境、情境、意境,于是,寻常词语艺术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们表达了羁旋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古人所说的“一字贴切,全篇生色,一字乖僻,全篇震惊”,其实说的就是选词要恰当,要合乎语境情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