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3.0的模样是微博吗


 

 

 

 

   从传统的BBSweb2.0,再到微博客在国内风声水起;事实上,社区已经全面进入3.0的时代。这个该怎么理解呢?

 

 

1.0模式下,网站着重于制造内容。所以,社区1.0其实与传媒无异,不过是表现形式更丰富及时立体了。2.0模式下,网站与用户之间有了互动,多了交流。如果说1.0是造雪球的阶段,那么2.0就是推雪球的阶段。到了3.0呢?很显然,是滚雪球的阶段。因此,3.0的社区不再以网站为主导,而是以市场为主导,以用户为核心,用户推动用户产生内容,老用户的力量带动新的用户进行自然膨胀的增长过程。

 

 

BBS已经沉到最底层,处于网站的下游,成为标准配置。SNS解决了社区结网的技术门槛,但并未创造内容,因此是个空架子;由于商业模式不清晰,至今仍然处于混沌朦胧状态。微博客则完成了结网之后的内容推动。微博已经有点儿云的感觉,但它还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片云。其实用个更合适的比喻就是蜂巢。蜂巢上每个蜂窝都是一个六度空间,所有的六度空间合起来就是蜂巢,是整个社会。微博代表的就是整个互联网。

 

 

当然,这个3.0的社区还很不成熟,商业模式也未见得就多么牛逼。尽管戴尔一直称自己在微博中赢利多少万美元,但在国内,姚晨等明星依靠人气带动起来的微博,显然离商业目标还远了点儿。

 

 

但凡是社区就有培养用户的一个过程。在3.0时代,社区结网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它的原子从哪里来。不解决这个问题,后面的一切想象空间全都等于零。原子是社区结网的第一步,但第一步未必与互联网有关。有可能跑到线下采取各种传统手段抓用户上网,这个过程实在是辛苦。而且,回到网络本身,用户之间结网一定要有驱动力,结网的目标一定要十分清晰。是利益?是归属感?还是别的什么。

 

 

再回到蜂巢来进行研究。蜂巢上每一个蜂窝的边界都十分清晰。因为它的边界是有限的。而微博之所以是蜂巢,是因为它上面的边界不受限制。这是从理论层面来看待。事实上,微博并没有到无限边界的地步,明星微博的边界值更大一些,普通草根的边界值小一些。无论大小,总有个确切的数量。从技术架构上看,底层的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技术永远不是门槛,微博的商业模式倒是更值得研究。在社区3.0的时代,在大量传统企业涌上互联网的时代,谁敢说社区3.0就不是微博?谁又敢保证微博没有赢利前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