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市长潘利国(左一)和辽宁省饮食服务中心赵颖奇主任(左二)、阜新市委副书记于言良(左三)副市长王广利(右一)参观美食节
辽宁阜新市政府早在阜新商贸城开发之初就曾有一个宏远目标,打造这艘民营企业的商业航母,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在目标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一场出乎人们预料的事件发生了。阜新“退休高官”王亚忱凭借权力之手一举将这艘“航母”扣留在他的“私人码头”据为己有,董事长高文华被陷害入狱历经磨难,“航母”因此搁浅。随着事实真相被逐步揭开,王亚忱父女侵吞商贸城的诡计宣告破产,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当高文华拖着沉重的步履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阜新时,其一手创办的商贸城已千疮百孔,物是人非。
商贸城千疮百孔起步难
高文华重新接手商贸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除自己亲友在坚守以外,其他人已风云四散。王亚忱虽然树倒猢狲散,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依然像翻腾的云雾笼罩着商贸城的上空久久难以散去,眼前一堆烂摊子的商贸城,已经没有了凝聚力,在岗的也是人心浮动。
经查账目发现,高达近8000万的资金已经让王亚忱贪占、挪用。经王亚忱手的房产业更是纠纷不断,有人称是自家买的,却拿不出证据,有的人称房子是王亚忱批准白送的。王亚忱曾经集资2000多万建造“太平洋大厦”,这一切随着王亚忱的入狱而搁浅,内部职工和外部商户共同巨资打造的 “太平洋大厦”,却被王亚忱抛进了“太平洋”。
面对这些无法想象的困境,高文华想重整旗鼓谈何容易!这时的商贸城成了阜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更多人则是不敢与商贸城接触,即使是政府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员人来商贸城谈事情,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上午8点多钟,商贸城开始热闹起来了。
遗留问题和种种交织一起的纠纷在纠缠着高文华,水电、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问题不断的冒出来,法院的传票和公安机关的询问一个接着一个,为了应对出现的问题,公司的法规部应运而生。
就这样,高文华在泥泞中挣扎着前行。
市政府把目光投向商贸城
高文华的不断努力,让商贸城有了起色。这一切,阜新市政府都在密切的关注着。作为一级政府,把地处市中心的商贸城打造成阜新市的商业航母一直是未了的心愿。
阜新商贸城董事长高文华向市长潘利国介绍商贸城的经营情况
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这样说:商贸城是块风水宝地,随着外地商业大户不断的进驻阜新市,商贸城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新玛特”、“沈阳大家庭”等大型商业企业不断的进入阜新,对本土商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如果这样下去,阜新的地面上都成了人家的买卖了。
如何发展阜新自己的商业,如何让已搁浅的阜新“商业航母”——商贸城能否再度起航,成了阜新人的寄托,也成了阜新市政府的牵挂。
“市政府派人来商贸城调研了。”这消息不但让商贸城的员工为之一振,也让高文华一阵阵激动。自己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市政府并没有忘记商贸城啊!
阜新市政府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也是一件件落实的。
2009年8月3日,阜新市政府王广利副市长带着细河区政府以及市里各部门的领导来到商贸城,之后,一个打造阜新“商贸不夜城”的计划浮出水面,政府决定9月12日的 “阜新美食节” 在商贸城举办,并在经费等问题进行协调落实。王广利副市长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用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商贸城的改造。”
2009年8月27日,阜新市潘利国市长带领王广利副市长、市政府惠立忠副秘书长及市直有关单位的领导来到商贸城现场办公。
在现场会上,高文华董事长谈到了商贸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潘利国市长说,商贸城这些年来对繁荣阜新市的经济、推动就业等起到了很大作用。潘市长要求商贸城的经营管理者坚定信心,不断加强经营管理,全力将商贸城打造成阜新的不夜城,并说:商贸城是我市较大的商业项目,对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广大群众、带动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商贸城的经营管理亟待加强,周边环境有待治理,商贸城经营管理者及全市上下要携起手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商贸城的发展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台阶。
在谈到商贸城出现的问题时,潘利国市长说:商贸城是一个好项目,由于历史原因,出现了许多困难,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为商贸城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支持。要站在全市的高度不断完善商贸城整体发展规划,找准市场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制定具体改造实施方案。商贸城的经营管理者要强化责任意识,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人才,苦练内功,实施规范化管理,从治理环境卫生、维护配套设施等方方面面开展细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提供良好服务,为商贸城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在会议上结束的时候,潘利国市长作了总结,他说:对于商贸城的发展,市政府要一抓到底。为了实现把商贸城办成“不夜城”的目标,市政府从商业服务资金中拿出100万,细河区政府从商业服务资金拿出100万来支持商贸城。
办了美食节 火了商贸城
“市政府不但在精神上鼓励商贸城的员工,还想方设法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这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商贸城一位员工对记者说。商贸城动起来了,昔日破损的门窗、腐锈的帘廊都整修了一遍,路灯等基础设施也都进行了彻底的维护。原来在王亚忱管理的时候入住的业主不到50%,如今的商贸城入住率几乎达到饱和状态。
阜新市市长潘利国和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赵颖奇主任启动开幕仪式
商贸城B区的业户马祥云对记者说:2004年商贸城刚开业的时候,我就进来了,那时候不景气,尤其是商贸城的上层发生震动以后,商户心里很乱,都认为没有啥大的发展,商户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当初很后悔自己的选择。没有想到如今商贸城有了转机,今年市政府对商贸城这样关注,投入了大量资金改造基础设施,环境改善了,商贸城也变样了,人气也旺了起来,生意自然也好了起来。
落户B区107的是阜新市丰达五金机电产品有限公司,她的店铺雇佣的员工都是劳模和劳模的子女,人称“劳模店”,公司经理郑桂兰是阜新市三届人大代表、四届劳动模范,谈到商贸城的今昔,她深有感触的对记者说:商贸城刚开业时我就来租赁开业了,刚开始客流量不行,生意一直很清淡,加上商贸城高层出现变动,我就打算离开此处,搬到八一路经营,新店铺的地址都选好了。后来听说市长要来商贸城调研,我想只要政府能关注商贸城,商贸城就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前景。我就暂时放弃了搬走的想法。没有想到的是,政府的力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而且是雷厉风行,不但投资把道路和消防设施都整修好了,还把“美食节”放在商贸城举行,把商贸城人气一下子提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商贸城的员工对我们业主很热情,工作态度也很和善。现在我的生意已红火起来,现在准备在商贸城长期干下去。我已经找商贸城的领导谈过了,打算把租赁的店铺买下来。
教授牵挂商贸城
阜新商贸城和高文华的命运不但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同时一直为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问题学研究会会长、国际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星斗所关注,在谈到阜新市政府对商贸城支持所采取的一些举措时,胡星斗教授对记者说:阜新市政府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也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商贸城作为阜新市民营企业的纳税大户,不仅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代表着阜新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了暂时的困难,但只要企业的领导决策正确就能起死回生。自从媒体报道高文华的遭遇后,大家都比较关注,阜新市政府能在民营企业出现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无异于雪中送炭。我相信高文华一定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个“李”就是把商贸城做强做大,为阜新市的社会稳定,为阜新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文华接受李新德采访时说:市政府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
小资料:商贸城建成于2004年4月,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6万平方米,现有经营业户800户,从业人员3000人。目前商贸城内设辽西电脑城、华悦家具城、服装城、地板市场、陶瓷市场、装饰材料市场等。
记者感言:说到阜新商贸城今昔,就不能不说高文华的酸甜苦辣,这个闻名全国的东北汉子,他的坎坷经历与商贸城、与当年“退休高官”王亚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王亚忱指使其在公安工作的子女使出各种下三滥的招数把高文华两度整进监狱,一次是2004年3月2日在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被逮捕,另外一次是重掌商贸城之后的2006年9月26日再度入狱,直到2007年4月12日高文华被无罪释放。
全国各地很多网友在看到王亚忱被判刑的消息后欢呼的同时,也对高文华和他的商贸城今后的命运表示担忧,高文华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商贸城会不会在阜新销声匿迹?这一切成为人们久久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三年之后,当记者再次来到阜新的时候,当年沉寂混乱的商贸城焕发出勃勃生机,记者禁不住的感叹:“一切都变样了!”
由于高文华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这艘多方打造的“商业航母”不但没有沉没,而且得到阜新市政府的精心呵护,市政府不但为商贸城的发展清理“航道”还适时添加了“燃料”,让这艘饱经风霜的“航母”再度扬帆起航!
相关链接:
辽宁省阜新市退休高官王亚忱 - 文章专题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