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人情工资、权力工资?
让人牵肠挂肚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就要兑现了。这条本该让教师们皆大欢喜的消息传来,大家突然之间却少去了那份原本应有的欣喜和热忱,一些躁动随之而生:
现象之一:教育行政机关人生鼎沸、热闹非凡,时而三五成群,时而聚集一堂。这些机关人员就是搞不明白,平常都是按照职称标准和教师们一样拿工资的,怎么绩效工资来了以后偏偏就要按行政事业标准兑现呢?既然都是同在一个蓝天下,既然都是在为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凭什么我们就得比教师们少拿那30﹪的奖励津贴?于是乎,为了个人利益而奋斗就是成为了大家不约而同的信仰和目标,即便是放下手头的工作不干也要弄出个是非曲直。——为利益而争并无过错,但“炸锅”般的喧嚣当中,为何居然就没有一个人主动请缨说要下学校的呢?
现象之二:学校一线的教师都从惶然的期盼当中顿然翻醒,纷纷拿出计算器按照规定的标准核算自己的增长数额。然而一阵的异常激动之后,却居然得到了一个无限惆怅的结果。——按照绩效工资70﹪标准,直接划拨到工资单上最高也只有一百多块钱,大多只是增长了几块钱,而一部分初级职称的教师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每个月被扣掉了将近100元。更为令人尴尬的是,据说那30﹪的奖励津贴是要按总额进行考核的,并且其间还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班主任的补贴和超课节补贴等等。于是乎,那份原有的激动顿然消失,被欺骗的表情随风而起,充斥了整个的校园。
现象之三:各种疑问和不解成为了教师最为平常的话题。比如,什么是绩效?谁说了算?标准不科学,怎么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怎么落实全面发展,怎么让学生家长满意?比如,课时标准达到为什还不能将自己的奖励津贴拿到手?设若只是根据量化考核,那么高级职称语初级职称怎么区别?比如,考核当中有很多是抽象的或者人为的,教师个人表现最终还不是领导说了算?看来,以后的水深火热是在所难免了!
结论:1、绩效工资绝不是忽悠,而是套在教师脖子上的一个很漂亮的枷锁。2、绩效工资=人情工资、权力工资————只不过是讥笑工资罢了!3、绩效工资的实施只能加深同事之间的矛盾。4、机关人员不满意,教师也不高兴。5、最惬意的是校长,反正我的考核不在学校,以后谁敢不听话就扣你的奖励津贴!
笔者观点:发放绩效工资,不仅仅在于提高教师待遇,更重要的是旨在借此调动包括校长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但以上诸多尴尬因素的存在,势必会在教育内部人为制造新的干群矛盾,给教育工作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加之当前诸多校长素质问题,同样也会让绩效工资走上“人情工资”、“权力工资”的怪圈,从而导致利益映射下种种不公和矛盾冲突的事件发生!
教师,一向被视作社会中与孔方兄离得较远的“奉献阶层”,一直也就不好意思多谈经济待遇,但“清高”毕竟也有个底线问题不是吗?所以,绩效工资该怎么发,这是确实一个极其棘手但又必须抓紧时间解决的问题!
(李吉明2009年11月4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