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计算机世界》发表的《画皮SAP:世界最大软件公司的中国真相》一文。这篇长达7页的文章通过“用户之灾 ”、“把客户‘骗’到手”、“霸王条款‘套牢’用户”、“实施风险转给伙伴”、“派系斗争与文化衰落”等章节,试图逐层剥下SAP中国的美丽“画皮”,将光环下的阴暗晒到阳光底下。整篇文章里确实也举了一些实例,引用了一些SAP客户的说法。
该文发表后,多家网络媒体都进行了转载,行业BBS上更是争得此起彼伏。业界人士亦撰文评论,或认同,或反对,“画皮”这个关键词一度成为热门。
其实,长期以来,关于ERP实施成败的争议都是不断的,以前是针对IT咨询公司,比如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遭遇的“兵败”案例,而这次舆论质疑的焦点换成了软件公司,有人或许认为这个事情很大、很不平常,实际上是很正常的。有的企业无论是实施用友、金蝶的软件,还是用ERP的东西,都比较顺利,对企业的管理优化和经营提升效果都比较明显;但有的企业却不然,管理信息化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有时候还非常糟糕,甚至推翻重来。
这其实就像买车,无论是多么响亮的品牌、多么过硬的信誉,都可能在几千辆、几万辆车当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有的车主可能就恰巧碰到买了那么一辆质量有问题的新车;同此理,买家电、买手机、买电脑等,都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对于软件这种个性化程度更高、技术含量也更高的事物,放到不同的大型企业去用,出现问题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往往就是由于在一些技术服务上的失策和不到位,最终企业给自己埋下了声誉上的隐患,可能在某个时刻被某些力量引爆。
从SAP遭遇这个事情会启发一些业界人士想到saas的应用和普及,或许会考虑到,SaaS能否将《画皮》一文中所描述的隐患消灭在萌芽期。加上最近业内盛传的“SaaS领头羊”奥林科技将开放大掌柜源代码,开放SaaS平台,更有不少人将此视之为“SaaS普及第二波浪潮”的标志性事件。众所周知,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英文缩写。它是用户获取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形式,它不需要用户将软件产品安装在自己的电脑或服务器上,而是按照某种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的服务。
相比传统软件应用,SaaS模式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需要企业投入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不需要购买支撑软件运行的昂贵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更不需要购买软件这种特殊的商品,后期的IT运维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用一个比喻就是想喝水不需要你自己打口井,而是拧开水龙头就可以了。
这种模式的运用,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多大的企业,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软件咨询和实施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像《计算机世界》杂志所刊《画皮》一文中列举的“霸王条款‘套牢’用户”、“实施风险转给伙伴”等问题,都会因为租赁模式的应用而不会发生。因为SaaS所采用的租赁模式很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租赁相应的功能模块,而且在时间上也是灵活的,不像软件买回来之后,必须不断地运转、不断地安排人手维护。如果企业觉得现有的服务商太差,要换一家服务商,也是非常容易的,所产生的成本也只在选型方面,而不涉及折旧、原有软件弃用等方面的成本。非常重要地是,在涉及到维护、技术服务、升级这些事情时,企业不用操心,因为SaaS服务商会提前想到这些问题,及时地进行了处理。
以货代行业为例,也即国际物流业,基本上有一定规模的货代企业都实施了软件,而各自选择的服务商也不一样、功能方面也是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价值,而一些企业原来实施的软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在协调服务商开发新的软件时,无论是沟通、调研及开发,还是成本方面,都是相当麻烦的,多数都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更不用说《画皮》一文中所列举的那些问题,要得以妥善解决,还得寄希望于SaaS的应用。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也就出现“货代大掌柜”这样的专注于行业的SaaS解决方案,针对性地化解了SAP所遭遇的“画皮”问题,目前近千家企业已租赁使用这种平台,在大连、青岛、上海、天津等地举办的巡回推广会也广受货代企业欢迎,有可能这些企业也正面临着“信息化之庠”,同时也反证了SaaS在行业里的普及是非常可行的。
因为货代是一种中介,也是一种服务商,一方面她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客户的所有服务要求,订舱、报关、陆运、仓储等都需要与物流链上的其它公司进行协同作业,传统软件系统的信息流要突破企业的边界估计比登天都难,SaaS模式将使供应链协同作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大多数货代的规模都不是很大,但大多数已有或要考虑建立分支机构,在没有SaaS之前,估计信息系统的连接是货代老板很头疼的事情,不连,管理不好,连起来不仅要花不少钱,而且速度很慢,分支机构越多越明显,这个痼疾,如果选择SaaS就会迎刃而解,无论分公司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能上网,马上就开张营业。而且通过租赁“货代大掌柜”实现这样的经营方式,实施方面的风险已经不存在,主要在于企业员工需要积极适应这种新的工具和新的变化。
在货代以外的多个行业里,同样也有这样的特性,这种特性与SaaS进行对接,也就能找到更稳健康的信息化升级之道,让“画皮”不再出现于IT业,不再困扰企业,同时也让信息化服务商们有更多的精力着眼于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的持续改进,毕竟在整个经营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而且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