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富的“敬畏”让生命如此轻贱


对财富的“敬畏”让生命如此轻贱

替雇主开车去上牌照,不小心将停在检测站门口的一辆奥迪轿车外壳撞瘪,担心付不起赔偿金,在家上吊身亡。20日,这一发生在赤壁的悲剧令人唏嘘不已。(2009年11月24日《武汉晚报》)

死者姓周,据报道,周某现年28岁,初中文化,去年拿到驾照。周某家十分困难,其父亲10年前病逝,母亲是个残疾人,周某38岁的大哥至今未婚,一家人还住在低矮的小平房里。得知周某上吊身亡,大家都摇头叹息。

甚至被撞轿车的车主根本还没有找上门来,周某的雇主也答应和他“一起想办法”,但周某就是忍不住心如死灰、天塌地陷,他是活活被吓死的。

是什么原因令周某对财富如此“敬畏”,又是什么原因让周某对生命如此轻贱?死者已矣,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有几点,我们不难从自己的周围觉察出来。第一,贫和富是那样的泾渭分明。在笑贫不笑娼的年代,贫穷二字早就给人刻下了卑贱的烙印,在富贵面前,贫穷永远是奴隶,也永远没有尊严、没有人格、没有平等,哪怕法律说人格人人平等,但社会是绝不会承认的。周某卑怯于贫穷,畏惧于财富,其死也就理所当然了。第二,更为“敬畏”的,应该是财富背后的实力。和气生财者,人们的感觉应该是敬仰,而不是敬畏。但是,在目前的社会,那么“和气”的可谓屈指可数了。财富的背后,有的是权力,有的是势力,有的是武力。周某撞车以后产生的狂想,也许并非那几千元的赔款,而是数十上百人手持大刀斧头逼上门来,那个景象,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第三,长期在贫穷的压迫之下,活着没有什么味道,也许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吧。是的,周某,好走!愿你在天堂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和谐社会,是不应该让人对生命如此轻贱的,如何真正地重视弱势群体,也许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我们对弱势群体的经济扶助,不能够不说已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中央和各地每年都有数千亿资金的倾注;但是,对弱势群体的精神抚慰,应该还是值得深思的。嗟来之食,只会引发他们的自卑;颐指气使,只会勾起他们的自怜;白眼冷对,只会带来他们的自残。唤起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的自强,增强他们的自信,或许更能完成他们的强弱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