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仍应为第一要务


                                             保增长仍应为第一要务

     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 经济学家 王福重博士
  
价值中国:10月初澳大利亚央行率先提出加息,印度的准备金率也开始上调。各国的种种举措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会有怎样的影响?
王福重:一些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小的国家,正在强劲复苏。对于通胀有所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全球主要的经济体的大部分,如中国和美国、德国、日本,都不存在类似问题。这些加息举措对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价值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通胀压力已开始显现?此时各种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应该及时退出?预期的通胀是否可控?
王福重:关于“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这只是未雨绸缪之举,并不意味着中国通胀压力明显,实际上我们还处于通货紧缩期。
通货膨胀需要有预期管理,但是不应理解为通胀潜在压力已成现实。因为在中国,抑制通胀的力量,向来远大于引发通胀的力量。所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坚定不移,以便为经济继续复苏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货币政策应该调整的,只是信贷结构。
即使明年经济进一步回暖后,中国的通胀率不会超过3%,是相当温和和可以接受的水平,真正的通胀,离我们还比较遥远。
而且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大体是,适度通胀水平,有利于缓解资源稀缺,有利于资源更有效配置,也有利于保持总需求的适度规模,因为人们的正常心理是买涨不买落,无论投资还是消费,均是如此,所以适度通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防止通胀的举措,类似于通货紧缩,对于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防止通胀,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防通胀的举措,可能要付出增长的代价。这恰是当前宏观经济不能承受之痛。
总之,现在不能停止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不能紧缩。为了保增长,必须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预期不过芥藓之疾。
 
 
价值中国:近期的经济数据表明,今年的“保八”目标无忧。但相关的就业数据、民间资本的活跃度都没有明显的好转。您认为这种现象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改变现状,实现真正复苏?
王福重:如你所说,虽然上半年经济实现了接近8%的增速,但经济增长还没过渡到平稳可靠的状态。
民间资本不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依旧困难,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制度问题。如注水般的信贷大部分都流入了国企特别是央企,而民企和中小企业得到贷款依然困难,这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障碍。另外,此番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及银行信贷。而政府投资对企业和民间投资造成挤出效应。
要激活民间资本,就得大幅度降低投资的税负,比如增值税、所得税,都有较大幅度降低的空间。还要放松管制,除了极个别的领域,民企和国企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既然连外国人都能来中国投资,为什么不让本国企业干呢?其实,投资是比消费更好的拉动经济的办法,只有投资才能增加就业,增加收入,进而拉动消费。
解决就业压力的唯一治本之道,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同时,只有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才能增加居民收入,而只有居民收入的增长,才能拉动消费和民间投资,推动经济进一步良性的增长。
 
 
价值中国:7月,央行即提出对货币政策“动态微调”,控制信贷规模。但如果收紧信贷,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实体经济。但目前各中小企业的信贷情况并未见好转,大多流入股市和楼市中。如何能疏导资本流入实体经济?
王福重: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严重过剩的,资源性产品又受制于外。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很正常,钱那么多,又没有其他赚钱渠道,不投股市房市投到那里呢。要想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除了上边说的要平等对待需要资金的民企和消除制度歧视外,就是要鼓励创新性企业的发展,现在正是好时机,比如节能汽车,环保产业。还有就是服务。
 
 
价值中国:资本市场日益高涨,中国的A股大起大落,大宗商品价格也居高不下。这是否会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危险?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本市场的波动做出反应?
王福重:除了原油,大宗商品价格正在回落。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十分复杂,除了供求因素,还有美元的变动。美元应该会继续贬值,但是幅度有多大,还需要观察,我个人认为,不会很大。美国也不希望看到美元长期的衰落。
输入性的通胀,可以观察,但是我不认为真的会有这样的通胀。货币政策,现在不能转向,而应继续把保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资本市场还在健康的范围之内。
 
 
价值中国:近期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渐起,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争议不断。您对此有何看法?
王福重汇率是一国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和均衡的手段,属一国内部事务,汇率上的合作基于相互信任和互利。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究竟如何,老实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楚,只能是跟着感觉走。人民币可以贬值,也可以升值,这主要取决于中国国内经济的要求,世界对此应该有耐心。在当前条件下,所有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言论,都是不负责任的。
人民币升值,尽管不能说完全不利于中国,中国也获得了某种收益,毕竟出口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进口,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中国人的国际购买力。但是,升值也照顾了美国人的一厢情愿。
所以,货币政策和汇率必须保持稳定。国际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多是没有道理和武断的噪声,不必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