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拉山德所说:“真正的爱情,所走的道路永远是崎岖多阻”(《仲夏夜之梦》)。它除了要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还要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禁压,并且还要克服来自恋爱人们本身的思想障碍:这个朱丽娅明明在恋爱,但偏要极力掩饰,故作正经;她明明高兴接到情书,表面上却要“满脸怒容”地训斥女仆:“好一个牵线的!你竟然接受调情的书简,瞒着我跟人家串通一气,来欺侮我年青吗?……把这信拿去,给我返回原处,否则再不用见我的面啦”。然而她又恨不得立刻看见这信的内容,埋怨女仆“偏不把信硬塞给我看”,她假装生气,撕毁了“不三不四”的书信,心里却后悔得不行:“这一双可恨的手忍心把这些可爱的字句撕得粉碎……为了补赎我的罪愆,我要遍吻每一片碎纸”。
莎士比亚真是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这个既有热烈的爱情向往,又不敢大胆地冲破束缚的崔莺莺式的女子(所不同的是,崔莺莺等人是生活在封建传统观念森严的黑暗而寒冷的时代,她们开头敢于反抗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爱情,但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他们难以找到出路,最后还是乞求于封建家长,幻想依靠封建势力来反抗封建压迫,结果不是消极妥协(如崔莺莺式的最终顺从封建礼教的安排)就是惨遭不幸(如宝黛悲剧),而莎士比亚的青年男女是生活在鼓吹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早春的季节,他们受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敢于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的爱情理想,表现出更大胆的精神,更强的斗志,他们的爱情最后都取得了胜利,这是由各自的时代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