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什么东西?
党大建
钱是什么?
一推花花绿绿,印制精良、防伪技术高超的小纸片;
中央银行金库中一块块金砖;
乞丐眼中的加肉烧饼,鸡蛋汤;
比尔盖茨、姚明眼中的数字;
人们到商店买东西的“凭证”;
捐款箱里的爱心体现;
贪官、抢劫犯床下、保险柜里的犯罪物证;
病人手中祈求医生恢复健康和延续生命的“通行证”;
个人能力、社会地位的考察指标;
一个国家或地区强盛与否的衡量标准,等等。
钱就像法力无边的“魔力棒”,世间景象的“万花筒”。
金钱是个大舞台,各色人等充分展现。即有公正、清廉,视不义之财为粪土的正人君子;也有为非法获利,烧杀抢掠、贪赃枉法、坑蒙拐骗的罪恶之徒。既有君子的谋财有道,拿得起,放得下;也有小人的厚颜无耻,刁钻奸诈。有为公益事业,散尽万贯家财的慈善家;也有为块八毛斤斤计较的买卖人。
金钱是一面镜子,折射着人的真诚与善良、宽厚与仁义、憎恨与恐惧、真实与虚伪、烦恼与不安、惊惶与愤怒、狂妄与自大、骄傲与嫉妒、喜爱与崇拜、痴迷与虚荣。
金钱是致幻剂,可以让人笑、使人悲、逼人疯、致人死。多少人匍匐在他的脚下,祈求惠顾,千辛万苦、历经艰险、甚至搭进尊严、赌进性命。在不少人看来,钱不是“亲爹”,胜似“亲爹”,钱就是人间的“上帝”。
用物理化学衡量,其实“钱”只是不能吃,不能喝,擦屁股都硬的小纸片;金子是用途远不如钢铁广泛,但延伸性最好、矿藏量很低的稀有金属而已。
从经济学角度看,钱是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是人类为了商品交易的便捷、准确发明出来的换算工具。
从哲学角度分析,钱有两面性,能够质量互变。没钱或缺钱,能把人逼上梁山,逼良为娼。钱多,也能把人撑死、害死。有人说,你要想对一个乞丐发善心,千万别给钱太多。否则,乞丐会心理失衡,发了神经;或因为暴撮,进了医院;要莫被贼人所害。这话有些损,但不无道理。据说,武汉市汉正街最早发家的商户,所剩无几,或轮回贫困,或纵欲伤身,原因就是突然暴富后,心态和生活方式的畸形。近两年,中国不少富豪自杀、入狱,均与财富的巨大诱惑与压力造成的身心失衡有关。
世间之物,只要与人的欲望和品行相联,就会变得复杂无比。一把菜刀,放在厂家库房,是产品;进了厨房,是炊具;到了恶人手里,成了杀人工具;进了法院,就变成了定刑物证。钱也是如此,只是角色更加复杂多变。
说到底,钱不过就是以自己的劳动成果向他人换取所需物品的中介体,维系与改变生活水平的工具而已。先有人的“定力”缺失,后有钱的变形,钱之所以“魔力无边”,不在钱,而在人,在于钱负载了人太多的欲望、想象与利益。一些人在金钱面前失态、掉价、自残,伤人、认知误区在于把钱看成神;把工具当成目的;把奢望看成现实;把“孙子”看成“爷”。
对比上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与当今金融危机,人们发现,当年危机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所致,此次危机是滥发钞票,寅吃卯粮、需求过剩所致。美国人以为印制多少钞票就能带来多少财富,结果被金融债务带进危机深渊。再次印证工具不是目的,取财应有道的真理。
我以为,以平常心看待“钱”最好。既然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在钱面前装“清高”是虚伪;为了钱财,无所不及是丑恶。用自己辛勤工作、货真价实的劳动成果换取钱财才是“中庸大道”。与其为梦想荣华富贵而苦恼、自责,不如脚踏实地,先把心思放在改进自身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社会需求上。只有满足他人需要在先,才会有钱财所得之后。公司,“公私”,先公(社会与他人)后私。人类社会进化出商品与货币、公司与市场,其内在机制就是这种逻辑。
将获取财富视同农业耕作,不奢望,不强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心态最好。
钱的最大用途是满足人的日常需要,商家铺天盖地、花里胡哨的广告是在制造幻觉,诱导消费,为己所用。其实,穿衣为保暖、吃饭获能量、住房为安居、行车为代步,衣食住行之需仍旧是根本所在,其他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燕窝、鲍鱼、白菜、豆腐进到胃里全都变成碳水化合物、蛋白等,无贵贱之分。再大的房子也只能睡在一张床。在限速
钱有大用,并非万能。在商品世界,钱可通行。但在情感世界未必,钱能招来异性,但未必买来爱情。财大气粗,能带来称许与羡慕,但未必是尊重,甚至是蔑视、嫉妒与仇恨。
以钱看人,大致如下:
可敬之人:钱、才、德皆备,挣钱有道,花钱有度,积德行善,解困帮贫是自己最大的欣慰。
可笑之人:花钱买虚荣。只想人前显贵,不知背后有贼。殊不知,脖子上那根粗粗的金项链,有可能变成夺命绳索。
可悲之人:有钱、少才,心高命薄。掘得第一桶金之后,穷奢极欲败家;或自命不凡,盲目扩张,债台高筑,殃及亲友,身败名裂。
可憎之人:利益熏心、无规无矩的奸诈小人;贪赃枉法、坑蒙拐骗的恶人。
潇洒之人:衣食无忧,量入为出,清心寡欲,即能安贫乐道,又能从容富裕,以身心健康、自由、安全为重的小康之人。
应帮之人:因不可抗力导致贫困,难以维持温饱与生存,以钱“为天”,品行质朴之人。
佛经里把有钱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财富增长,不会区分道德好坏;第二种是独眼人。他只有金钱眼,而无道德慧眼。第三种是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既能使财富增长,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总之,人是人, “钱”是钱,人上人未必是钱加钱。 钱为身外之物,我是主,钱是仆,谋财有道,花钱有度,有财有义,有忙有闲,有聚有散,够用即可。
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当你的心是天堂时,金钱就是长着双翅的圣洁天使。当你的心是地狱时,金钱就会变成面目狰狞的魔鬼。
这就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