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中国-东盟确定的重点合作领域。2002年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接着与东盟签订的“早期收获计划”让双边的农业合作如虎添翼。2003年中国与泰国签署了《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从2003年10月1日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双边蔬菜和水果的零关税,打开了自贸区内商品流通零关税的大门,同时也允许其他东盟成员加入,目前新加坡已经加入,形成了中新泰三方零关税安排。2004年1月1日中国在履行“早期收获”的同时又对东盟经济不发达的三个国家的部分产品给予单方面的特别优惠关税(零关税)待遇。其中,缅甸110种、老挝202种、柬埔寨297种,主要是农产品,包括畜产品、水产品。2006年1月,自贸区早期收获协议下的农产品全部实现了零关税。
随着自贸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双边在农业领域合作所享受的利益日益显现。据统计,中国进口东盟国家产品的关税平均已经降到了5.8%,低于现行最惠国税率4.1个百分点,700多种农资、农产品及食品更是率先降税,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实现零关税。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从2003年41.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110.1亿美元。2007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逆差达到30多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全部逆差的70%强,主要来自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至今,自贸区农业合作进入到了全新发展的“蜜月期”。双边在农业上的合作,从一般贸易扩展到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动物疫病防治、农村能源与生态等诸多领域,合作方式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交流、小型境外示范项目、农产品贸易促进等。在农业合作中,人才培训是合作的重点,农业技术交流是主要形式,境外试验示范项目是主要载体,促进经贸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是合作目标。
我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项目符合东盟国家农业发展重点,因此得到了项目合作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例如为了促进重庆(老挝)农业综合园区的开发建设,老挝政府前期提供了50公顷土地供我方企业进行农作物的试验示范,还将提供5000公顷优质土地供重庆企业使用,并在设备、机械、原材料进口、人员进出境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在菲律宾开展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杂交水稻示范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菲律宾的水稻生产,这也正是菲政府的农业发展工作重点,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界支持,为后期合作奠定了基础。缅甸正在实施罂粟替代种植计划,十分需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缅甸已同意把中缅边界克钦邦德乃河平原一带方圆100多万英亩的土地出租给中国使用。越南政府给予“中越饲料设备示范项目”配套约400万元人民币,加快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并在原有基础上,使项目内容得到了扩充和发展,等等。
不少早期的研究认为,东盟农产品进入中国,将对中国当地同类产品形成很大的冲击。实际上,由于季节和品种上的差异,这种竞争或冲击并没有预料的那么大,反而出现了双向流动的现象。例如西瓜,冬春季是越南西瓜销往中国,夏秋季是中国西瓜销往越南。早期收获让中国和东盟的消费者确确实实地得到了实惠,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品种,在价格上也大大地降低。如原来中国市场20多元人民币一千克的榴莲和山竹,现在10多元就可以买到。现在,随着东盟的发展,农业的加强,“早期收获”运输条件的改进,如泰国农产品可经过第三方(老挝和越南)陆路运到中国,加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销往中国的农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广西的凭祥口岸已经成为进口东盟国家水果数量最大的口岸,东兴口岸是进口越南海产品最多的口岸。现在,很快将迎来自贸区建成的2010年,2009年8月双边又签订了《投资协定》。这将推动自贸区农产品合作的深入发展。
自贸区的农产品合作,按照东盟的国别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双边农产品合作需求比较少的国家,新加坡和文莱;第二类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第三类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比较大的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目前,中国与第二类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比较大,与第三类国家的农业合作项目比较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除了继续加强与第三类国家的农业合作外,应该加大与第二类国家的农业合作力度。
要加大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就要积极克服以往在合作中的不足,如“走出去”的企业实力不强和规模不大,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和完善的保险制度,出口农产品的秩序比较混乱,农业企业“走出去”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跨国经营农业项目的管理人才缺乏等。同时,要多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难得的合作平台来推进双边的农业合作。例如,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越边境的龙州县和下琅县签署了合作种植甘蔗协议,双方计划用3-5年时间在下琅县组织当地农民种植甘蔗1000公顷以上,中方企业提供优良蔗种、化肥、农药和免费技术指导和保价收购,并保价收购甘蔗,越方企业提供土地、劳动力。到2007年,在越南种植成熟的甘蔗不仅增加了中方糖厂的原料供应,而且促使了中方科甲二类口岸的重新启用,投资带动了贸易。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首次举办中国-东盟农业专题展,集中展示11国农业产品,拓展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商机。农业专题展重点展示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土畜产品和水产品、包装食品等。中国与东盟在该博览会上的展示,不仅可以扩大农产品的贸易往来,而且可以推进农业合作更上一层楼。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915/newgx4aaed3a7-2283853.shtml
2009年09月15日 07:37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