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言人,美丽的多此一举


网络发言人,美丽的多此一举

王旭明

 

刚听说网络发言人的时候,以为是山寨版,以为是对新闻发言人的恶搞,没想到不是山寨,也不是恶搞,是真的。继几个地方设立网络发言人之后,据新华社广州1012日电,目前广东省十五个省直单位设立网络发言人。有关部门还给网络发言人们定出了岗位职责,定期收集本单位网站和人民网、南方网网站的留言板或问政平台上的网友留言,与相关网民沟通交流。

说网络发言人是美丽的,是说设立网络发言人的部门其动机也许是好的,想法也许是崇高的。这一点从这件事情的本身就可以看出。当然,从网络发言人的职责也可看出,这些部门重视网络民意,重视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也试图利用网络这种形式打开与民沟通的一扇门,打通与民交流的一个渠道。

说网络发言人多此一举,却有如下足够而充分的理由。一是当前我国发言人制度已初见雏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全国大部分地区和部门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当前的问题不是发言人用什么手段和形式发言,仍然是老大难问题,即新闻发言人不发言,不会发言,不好好发言。我们常常听到事发后,某部门的发言人或不见踪影,或无可奉告,或避重就轻,或推诿扯皮,甚至荒唐到了媒体就某事问发言人,发言人告知该问题属某某部门管,照此逻辑,发言人成了什么问题都不管还阻隔媒体与政府联系的一道“墙”,一个穿着新鞋走老路还堂而皇之的不让别人走新路的屏障。

二是,当我们明确影响当前发言人质量的瓶颈问题以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去加以解决。比如在发言人的选拔与培养上,在发言人的机制与保障上,在发言人的研究与建树上拿出实招来,而不是另辟他途,四处讨巧。据此推断,将来是不是还需要设立电视发言人、广播发言人、平面媒体发言人、新媒体发言人等等。我们中国人既能生造词汇,又显政绩水平,何乐不为?国外互联网早我们多年,至今未听过网络发言人这种叫法,而我们互联网远远未到发达程度,什么网瘾啊、网络发言人啊都抢了先,令人笑乎!

三是,应该说设立网络发言人,倒是扩大就业、安排人员、增加编制和经费的好借口。殊不知,这个借口倒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余音。值得警惕的还是这个老问题,重视一件事了,就要设立一个部门、增加一批人员、分配一些头衔、增加一笔投入,实质问题还是搁在那里,没人去碰,没人去管。漂漂亮亮的一堆牌子,人五人六的一堆好模样,机构越来越浮肿,表面文章越来越多。

不去解决当前影响新闻发言人发言质量和制度建设的根本问题,而在新闻发言人发言的形式和手段上变换,除了有眼球效应之外,不会产生其他实际的效果,更不会在推进政务公开,打造服务型政府上面有所作为。其实,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当然要在新闻发布会上、在网络上、在报纸上、在电视上、在广播中,在一切他可以采用的形式和手段上发言,如此浅显的道理还需要阐述吗?!

网络发言人,别糊弄老百姓了,也别糊弄上级领导了,这不过是美丽的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