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品质,爱你不容易”


 

看了黄泰山的文章,《中国大多数出口企业的现实出路》,有感而发,写了段文字,竟然无法回复而丢掉,想发个帖子竟然也无法发出而丢掉,真是见识了世界经理人的服务水平。

 品质,多好的一个名词,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目光,浸染了多少人的汗水,理应成为企业理所当然的追求,生存制胜的法宝。但是,纵观一些生产企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品质问题层出不穷,客户投诉拒货屡禁不绝,保持现有的客户尚且困难,更何况以品质赢得客户,保持品质优胜力乎?

 那么,品质的问题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老板是否又真昏庸到了视品质为无物的地步了呢,也不尽然,基本的品质底线还是要遵守到,但是,当成本、竞争力发生问题的时候,对成本控制的要求,出成等,恐怕都不能不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也就是说,企业的老板并非真的不重视质量,并非真的把质量放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只是,当利润、成本、与同类工厂的比价对客户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显现的时候,他可能就不得不让质量的问题退而求之了。

 那么,品质的问题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品质经理的事吗,非也,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品质问题,远非一个品质经理所能解决,可能是企业投入的问题,需要花钱车间硬件设施改造的问题;可能是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可能是配套的员工不足的问题,要确保人员配备,人员齐全,人员素质较高,就是直接的提高某一块儿的人力成本的问题,特别是在劳动力总体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这种问题会更严重的凸现出来。这些问题,都不是品质经理所能解决的。

 所谓知易行难,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老板并非不知道车间硬件需要改造,配套工人需要增加,品质经理并非不能意识到这些问题需要解决;但要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某个人提提说说就可以解决,没有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痛下狠心,没有企业经营者的重视,没有企业最高管理层的主导和落实,盖莫能以解决。

 因此,各种各样的品质问题屡次发生不能杜绝也就不以为鲜见了。

 这正应了彼得 德鲁克的那句话,“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知易行难,我们可以很简单很明显的看出其他部门存在的问题,但是,当把我们放到那个位置上的时候又怎么样呢,能做得稍微好些吗,还真不一定。

咨询公司可以简简单单的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任何实体企业要解决起来,那可都得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搭进去才能看到实效,要么是车间硬件设施的改造,要么是配套人员的配备,都是人力物力的具体体现。

所以,大多数企业,到最后恐怕也不能不说,品质,不是不爱你,只是爱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引子:

起因,引用的文章:

http://blog.ceconlinebbs.com/BLOG_ARTICLE_4658.HTM?tixing2

黄泰山

中国大多数出口企业的现实出路2009-10-02 23:56:17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