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左一为新晃旅游局肖局长、左二为曹喜蛙、左三为县志办胡主任、右一为王教授)
著名旅游专家王琪延、曹喜蛙到湖南新晃考察旅游
2009年1月4—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著名休闲经济学家王琪延,中国旅游论坛常务副秘书长、《环球游报》主编、著名旅游策划专家曹喜蛙等一行应邀到湖南新晃考察旅游。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东连本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及万山特区毗邻。全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3%。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
新晃人文历史悠久。旧称晃州、晃县。据文物考古发现,距今5至10万年前,新晃境内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历时287年。夜郎文化积淀深厚,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
新晃区位交通独特。历来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和正在修建的上瑞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省道、县道、乡道横通纵接。县城距铜仁大兴机场80公里,距芷江机场60公里。
新晃自然资源富饶。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6%,除盛产天麻、杜仲、吴茱萸等名贵中药材外,红豆杉、右旋龙脑樟等名贵树种呈群落分布,为“国宝”级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首批电气化县之一。农畜产品丰富,特色鲜明,湘西黄牛等优良畜产品产量较大,享誉周边省市。
新晃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丽,人文资源丰厚, 在考察期间,专家们先后参观了八江口温泉、龙溪古镇、老晃城、双狮峰古战场、天雷山原始森林、仙人桥、石凉亭、风雨桥、斗牛场、夜郎寨、夜郎谷、古乐城、唐伯赓故居等,对新晃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非常看好。
在考察期间,还专门组织新晃文化、历史界的人士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上图,左一为旅游局李局长、左二为王教授、左三为曹喜蛙、右一为司机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