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放出璀灿的光华-《墨子智慧心解》被删掉的后记


让生命放出璀灿的光华 ---《墨子智慧心解》被删掉的后记

 

                               东方

(注:这是敝夫人为《墨子智慧心解》一书的出版专门写的后记,可惜出版时因版面的需要被拿到了,现登载于此,以示纪念。)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一颗闪着独特光芒的星辰。只是,有些人的光芒被他自己内心设置的重重障碍束缚和掩盖了,被某种环境和机缘生生抹煞了。而有的人,他们内心光明磊落,少有种种杂念的缠绕,少有消极意识的束缚和影响,再加上机运的青睐,于是他们放出了远远亮于他人的华彩。

当然,每个人,在不同的舞台,在不同的人生时刻,或者他自身的每个侧面,其光彩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善于发现自己最光彩的那一点,努力去展示它,开发它,应用它,把内在的潜力尽情挖掘出来,所谓扬其长也,那么,他一定会成为非凡之辈,他一定拥有远超出他人的光彩人生。

之所以,我要在这里发一大篇如是感慨,是因为我想到了我先生达流的人生之路。

在我的眼中,我先生是个很有光芒的人。在他青春时期痴迷于文学评论的时候,在他专注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并著书立说的时候,在他于夜静更深,静静地藏在他思想的深处,与圣哲们对话,文字如泉般涌出的时候,甚至在他和我讨论墨子的种种伟大时,他的身上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沉静之美,灵动之美,深邃之美。这种美,这种光彩,是他在平时的世俗工作中所不能展现的,因为那是思想,甚至是转瞬即逝的思想的彩虹,当他用文字表达出来时,那是生命的定格和亮相,是可以永恒并可追寻的。

然而,人要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易事。

十年前,就在我先生在文学评论的道路上走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一个机缘,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他弃文从商了。在商道,他几经艰辛,几多沉浮,内中甘苦唯有自知,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我看来,他毕竟是放弃了自己最具有光华的那一面,去做一个他并不熟悉,也不是他最长项的领域。我和先生都是人生的浪漫主义者,我想,不管怎样,不同的事业领域,肯定会带给他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智慧。那也未尝不可。于是,我默默支持了他的选择。

十多年来,在我内心,却是常常深感遗憾的,我怀念他曾经对文学评论事业的那份特别的灵气和悟性,那种有如神助灵光乍现的精彩独到的见解和思想,那份对事业的痴迷和逛热。正如他在墨子书中写的那样:着迷是福。那个时候的他,应该就是处在相对着迷的幸福和快乐之中的。而他进入IT界后,他差不多完全弃笔了。过往的写作生涯和激情,只是偶尔在我们的回忆和谈论中,偶尔还会有一丝闪亮。

我知道,这十多年里,在他内心深处,也可能常常有些许失落和茫然。把自己最有光泽的一面弃之不顾,把自己曾有的人生理想——做中国一流的文艺评论家和文化学者的理想生生放弃,偶尔回过头去,那种迷茫也许是深刻的。

做事业有如打井。有时我想,如果这十年,他在商道上走着的时候,同时没放弃他的文化研究和写作,会是怎样的呢?

我真希望他在从事现在事业的同时,做一些精神回归。而他,似乎也在寻找当年的文化事来所带给他的那种精神快慰和心灵寄托。

也许是上天有意助他。恰在此时,我们幸遇到了两位朋友:一直笔耕不辍、专注于贤文文化研究的叶建华老师和出版界的青年俊才徐昌强先生。老师勤奋写作的精神给了他激励,而徐昌强先生向他约写《墨子的智慧》一书,又给了他重新回归文化领域的契机和动力。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他们!

 

做事业,最大最本质的目的和价值,是从中得到充实和快乐,是人的精神皈依。当一个人沉进他所热爱又擅长的事业中时,无论成就大小,那都是他生命最有光彩的时刻。现在的达流就是这样。就像当年刚开始研究墨子的时候一样,达流又陷入了忙碌之中。他开始更深入的研究墨子的人生故事和墨子在军事,政治,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常常,深夜了,达流还一个人在静静地看书,或者在电脑上专心写稿。一篇篇融进了墨子的人生智慧和达流的人生体验的文章出笼了。那种曾经打动过我的沉静之美,深遂之美,灵动之美,智慧之美和充实之美又重新回到了达流身上。每当此时,我从灯下看着他的侧影,他专注的、思索的神态显得那么可爱,似乎融进了一片光晕里,我的心里,便一次次被轻轻地感动。

同时,我也要对我的先生说:既写书,又工作,你辛苦了!好在,辛苦耕耘总是会有回报的。我相信,以此本书为契机,你会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和思想境界,你会在你所长的文化事业的追求上重新变得勤奋努力,执着求索。或者,你还可以将商道的体验和智慧与文化结合起来,拓展新的天地,写作出更独到精妙的著作,为未来的事业打下基础。只要永远追求,只要永不放弃,你会尽展天生的才气和潜能,生命一定会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灿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