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读的婚姻教科书(上)


最近,央视八套正在热播一部婚姻家庭题材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由李亚鹏、苗圃、柯蓝等当红影视明星主演。这部连续剧很有可视性,也的确可以引发人们对家庭及婚姻问题的许多思考。作品中的一对年轻人从热恋到结婚,经历了许多生活的变故,在婆媳关系、母子关系、亲情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关系、事业与家庭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纷争中,摩擦、冲突、调解、激化、缓和、醒悟、和好,经过如此复杂的过程,这段婚姻终于重新充满了阳光,几个相关的家庭也重现了生机和活力。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我感到收益颇多,这里试着整理几个方面的感悟,与朋友们分享。

爱情与婚姻。在现代社会,对于“婚姻是爱情的归宿”的说法,多数人是赞同的,但是爱情和婚姻毕竟是两回事,有了爱情的婚姻未必是美满的。该剧中就有这样一段颇为经典的台词:“爱情是两个人的,而婚姻是两个家庭及一群人的”。因此,仅仅有爱情的婚姻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婚姻关系的建立,意味着两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家庭的人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原有的两个家庭不仅有各自的父母,还有各自的兄弟姐妹及一应亲戚。这么多彼此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由于两个新人一段婚姻的开始,而成为了要经常往来的亲家。

可见,婚姻关系的形成意味着彼此必须要面对太多的生疏和不习惯,这期间必然要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回避矛盾、渴望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却并不现实。许多年轻人和这部连续剧中的女主人公一样,过于理想化地希望婚姻也能够像爱情一样,继续成为纯粹的二人世界,总是充满无尽的浪漫与温情,故而对家庭中的其他人,在感情和行为上本能地排斥。这种想法及行为的结果势必造成不断的矛盾和冲突,使婚姻中的生活毫无幸福和快乐可言。显然,这是对婚姻的理解和定位出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这的确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普遍注意和高度重视。生活是现实的,也是多元的,如果过于不切实际地理想化,必将遭遇生活的无情惩罚。

对待矛盾的态度。一个婚姻关系的形成、一个新的家庭建立,也同时意味着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的诞生。剧中曾引证了一位哲人的话:“婚姻中出现问题和矛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没有问题的婚姻就如同从未生病的人一样,几乎是不存在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听到、看到,乃至亲身经历无数的因婚姻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没有人因为这些矛盾的不可避免而拒绝婚姻,即便是那些独身注主义者,恐怕也并非是因为害怕矛盾,而不走进婚姻的。因为这些矛盾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你就会与人相处,也就一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只不过因为婚姻关系下的人际关系矛盾,由于彼此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密切程度更高,因此发生矛盾的概率也会更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更大罢了。

既然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矛盾的产生就的确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快乐指数,因此关键的问题就是不能回避矛盾,而是在矛盾发生的时候,有效避免矛盾的激化。几十年的生活磨炼,二十几年的婚姻经历,使我总结出来这样一条生活经验,努力端正对待家人的态度是最为首要的问题。比如清楚自己对家庭负有责任,你就会主动为家庭做些什么,从而就会避免你在家里啥也不干而产生的矛盾。如果你能够自觉意识到家庭成员是平等的,这样当别人为这个家庭奉献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时常怀有愧疚和感激之情,从而使别人的心情处于很愉悦的状态。当家人工作不顺而情绪不佳时,你就应该多关心和理解,而不是对其平添怨气而火上浇油。其实,要保持对家人的友善与和气,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你能够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遇到矛盾总是先从对方的角度,为他考虑,这样,什么了不起的矛盾也是完全可以化解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