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作者在“出埃及记”第19篇和第20篇中,详细介绍了信奉上帝最关键的大纲“十戒”的来历和内容。“十戒”是犹太教的核心教条,也应该是基督教的核心教条。这些戒律是针对凡人的,也是凡人制定出来的,但是为了树立这些戒律的权威性,《圣经》的作者就把这些戒律描写成是上帝制定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树立某些规则和要求的权威性的做法,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想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做法。
《圣经》故事中写道,上帝要在百姓面前与摩西说话,以便让百姓相信摩西是上帝的传言者。可是上帝却不明明白白、堂堂正正地出现在百姓面前与摩西对话,却要装神弄鬼地在山上与摩西对话,而且还不让百姓上山,只让百姓在山下远远地观看,甚至在对话时,还在山上放出浓烟,并且扬言,任何百姓胆敢擅自上山将格杀勿论。(出埃及记19,10~23)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故弄玄虚一点也不难理解,目的无非是为了防止在造假时被揭穿所做的一些障眼法。
同样的故事中国人一点也不陌生,比如《水浒传》中,为了安排梁山好汉的座次,他们就玩了一个上天降下一百零八将座次表的把戏,这样即便有人对排的座次有意见,也不方便提了。同样,摩西也完全可以事先在山上安排人放烟,伪装上帝的声音与摩西对话,然后将事先刻好的十戒内容藏在山上,谎称是上帝给的。
孔子之所以在《论语》中一再强调要“敬鬼神而远之”,正是因为接受了殷商周朝等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巫术乱政的悲剧教训,皇帝被巫师所控制,败坏了朝纲,动摇了江山社稷,才告诫人们要远离鬼神。同样的道理西方社会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才慢慢懂得,直到18世纪美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开始设施“政教分离”。
摩西十戒的内容如下:1,除 了 我 以 外 , 你 不 可 有 别 的 神 。2,不 可 为 自 己 雕 刻 偶 像 , 也 不 可 作 什 么 形 像 彷 佛 上 天 , 下 地 , 和 地 底 下 , 水 中 的 百 物 。3,不 可 跪 拜 那 些 像 , 也 不 可 事 奉 它 , 因 为 我 耶 和 华 你 的 神 是 忌 邪 的 神 。 恨 我 的 , 我 必 追 讨 他 的 罪 , 自 父 及 子 , 直 到 三 四 代 。4,不 可 妄 称 耶 和 华 你 神 的 名 , 因 为 妄 称 耶 和 华 名 的 , 耶 和 华 必 不 以 他 为 无 罪 。5,第 七 日 是 向 耶 和 华 你 神 当 守 的 安 息 日 。 这 一 日 你 和 你 的 儿 女 , 仆 婢 , 牲 畜 , 并 你 城 里 寄 居 的 客 旅 , 无 论 何 工 都 不 可 作 。6,不 可 杀 人 。7,不 可 奸 淫。8,不 可 偷 盗 。9,不 可 作 假 见 证 陷 害 人 。10,不 可 贪 恋 人 的 房 屋 , 也 不 可 贪 恋 人 的 妻 子 , 仆 婢 , 牛 驴 , 并 他 一 切 所 有 的 。(出埃及记20,1~17)
这十条戒律,并不是多么高尚的道德标准,前面五条都与信上帝有关,后面五条戒律是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任何法律都具备的一般性要求,所以这里略过不提,我们只来分析一下前面五条与宗教信仰有关的部分。
首先,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概念中,根本没有任何宗教一律平等的概念,是标准的唯我独尊、明确排斥其他宗教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每个宗教都像犹太教和基督教这样唯我独尊、排斥贬低其他宗教,世界还有安宁之日吗?今日伊斯兰教国家与基督教国家、与犹太教国家战火依然不断,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根源仍然源于一神教对其他宗教的排斥。
其次,十戒说“除 了 我 以 外 , 你 不 可 有 别 的 神”。这句话其实非常耐人寻味。这句话等于是告诉我们,《圣经》作者也知道并承认这世界上有许多的神,上帝并不是基督徒所宣称的什么“唯一真神”,只是《圣经》的作者不允许他的信徒信奉其他的神。换句话说,《圣经》的作者认为,你或者信上帝之神,或者信其他的神,但是假如你想信上帝之神,你就不能信其他的神,这等于是一种双向选择的问题。因为假如《圣经》的作者真认为世界上只有上帝这一个神,那么这一条最重要的规定就变成完全多余的了。
也就是说,上帝与摩西是在做生意:摩西和他的子孙只信奉上帝这一个神,上帝也只保佑摩西和他的子孙。基督教将原本只属于以色列民族的神无限扩大到全世界,实际上是扭曲和篡改了《圣经》作者的本意。也就将原来双向选择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严重排他唯我独尊的宗教信仰。从这一点上来说,从形式上看,基督教是把《圣经》作者所塑造的上帝之神发扬光大了,但从本质上,是扭曲了《圣经》作者原来的意思。
当《圣经》中的上帝只属于以色列一个民族的神的时候,这样的一神论并不构成对其他宗教的威胁和不平等,但是一旦将原本只属于以色列一个民族的神扩展为属于全世界唯一的神的时候,就构成了对其他宗教的威胁和不平等。道理很简单,在玫瑰花园里只种玫瑰花不会构成对其他花的威胁,因为其他花可以在其他花园里健康生长,但是如果将玫瑰花扩展成全世界唯一允许种的花,等于就扼杀了其他百花的生长权利。
尤其荒唐的是,《圣经》的作者为了维护对上帝的崇拜,居然以虚构神话故事为依据,禁止人们在星期日工作。在原始社会,星期日不工作,也许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依然坚持不允许星期日工作,不是愚昧落后又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圣经》作者的一些观点,在今天是已经非常落伍了,是应该摒弃的。
孔子在《论语》“颜渊篇第十二”(2)中提出了著名的处世为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也是处理国家与国家,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宗教与宗教之间,才可以真正获得永久的和平。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比较,《圣经》中的这些唯我独尊和严厉排他的内容就显得太野蛮、太落后了。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两点:其一,“十戒”第二条的内容是“不 可 为 自 己 雕 刻 偶 像 ”,可是我们却看到几乎所有的基督教堂都有大量的雕刻偶像,比如耶稣像、圣母玛丽亚像、十字架等。读了《圣经》才知道,原来基督徒所搞的这些东西都是严重违反《圣经》十戒要求的。
其二,从这“十戒”中,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上帝、是一个没有丝毫的仁爱之心、没有任何慈悲之心、没有一点敬人之心的上帝,也是一个狭隘、不宽容、严厉、苛刻、富有强烈复仇情绪的恐怖之神。《圣经》作者塑造的这一上帝之神,只会令人望而生畏、很难让人见而生敬。可是基督教却把这样的一个上帝包装成对人类充满爱心的神,也是与《圣经》作者所塑造的“忌 邪 的 神”严重不符合的。
由此看来,即便是职业基督徒、甚至是天主教教皇,也从来没有把《圣经》中所写的东西都当成绝对真理来看待,他们亦不过是按照自己的宗教的和世俗的需要,对《圣经》的内容加以适当取舍而已。
(未完待续)
200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