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退赛,耐克赢更多!


这几天,刘翔和耐克成为最大的热点,不说上两句,似乎不是地球人。

自刘翔在万众期待中黯然退场,万般无奈的坐在地上,所有人都站起来了!这非常突然,用主持人的话说就是:想过刘翔会赢,也想过刘翔可能会输,但就是没有想到刘翔会退出比赛!可想而知,自那一刻起,也正值中国优势项目即将过去,没有中国人参加的比赛想来怎么看都燃烧不出激情,于是所有的目光与热情都自然投入到刘翔——一个曾经的神话,怎么在最应该续写辉煌的城市——北京——“突发性”的离开没有对手的赛场?

伴随这个问题,有官方的新闻发布会,有网友的理解、不解,甚至还有各种深入大胆的猜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其势之汹,也定要“榨干”来自刘翔退赛事件所能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诉求,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这不,终于在某些营销策划人的点题之下,开始关注了刘翔所代言的品牌!

这种关注所带来的结果相信有目共睹,要我说,简单一句话:刘翔退赛,耐克赢更多!

但在这个话题展开之前,我不得不先说说此次奥运会合作伙伴中的冤大头之一——阿迪达斯。据说,阿迪达斯以8000万美元把李宁挤在自家门外,而事实证明:作为曾经的奥运冠军和品牌创始人的李宁,却在最精彩的时刻用一把火上演了一个绝妙的障眼法——不少人误认为李宁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想想难怪,李宁是本土最大、最知名的运动服品牌,在北京办奥运会自然有他的份。这就是关联性联想所产生的力量!它至少混淆了受众的认知和稀释了来自阿迪达斯的重要信息。

那么,我们不禁要回想一下,阿迪达斯在拥有这个荣耀的头衔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广告片!其专门为此次奥运会重金打造的广告片,以“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为主题,让几位体育明星讲述他们的奥运故事,就这样一系列缺少震撼性idea、美术做的不错的广告片,竟然在戛纳广告节上获得了金狮奖,不明白是美术致胜,还是品牌影响力因素,至少广告公司是先赚了再说。广告拍完了,投放自不必说。除此之外,也除了奥运会之前看到阿迪达斯这一系列广告片猛播之外,从奥运比赛开始到现在我真不知道阿迪达斯在干什么!连广告片都没有了!难怪李宁在一把火之后,第一时间在广告上逐个打出六个大字“一切皆有可能”!

再来说说阿迪达斯所请的体育明星吧,胡佳、郑智、隋菲菲等知名度与暴光率都不高,很难给人一种颠峰状态的感觉,与品牌相当不匹配!在此次奥运会上似乎运气也都很差,可惜他们的失败没有多少人去关注(我担心若被关注,阿迪达斯是绝地反击还是更加被动呢),而足球臭的能熏死外星人,好在打死他们也踢不出国门!

我喜爱的阿迪,真没想到你的三道杠是如此的好跨越,这不得不让我怀疑你在这次奥运会中缺乏整体规划,再有多难,难道连三板斧都没有吗?

再看看耐克,虽然没有你等奥运合作伙伴所专享的“奥运五环”罩着,但人家凭借一贯周密的营销策略和一贯强悍的视觉表现,同样处处放光彩,甚至超越你们。单就与阿迪达斯几乎同时播出的广告片来说,耐克可谓以少胜多。在我看来,耐克“我是……,你是谁”系列很具杀伤力,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无论对于广告主角本人还是电视观众都会形成深入心灵的、真正有效的沟通!有极强的互动性,能唤起所有人的斗争欲望!而阿迪达斯的广告片很文艺!人多并不势众!相反有点假!(不是指素描人,而是指画面所表现出的那种感觉。)

所以,不管阿迪达斯究竟藏有怎样高深的战略,但观众都会觉得非常抱歉,他们所看到的和联想到的,都使他们认为耐克是最棒的,地位依然是无法撼动的!这无关代言人之一的刘翔的奥运胜败。只是刘翔的退赛,反倒更加成就了耐克!

想想看,如果刘翔赢了,意料之中;输了,最坏打算。但刘翔的退赛是“突发”的!自然成为焦点所在。而耐克的反应异常迅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十分正确的决策和表态!不仅理解,而且更加“爱”刘翔:爱比赛 / 爱拼上所有的尊严 / 爱把它再赢回来 / 爱付出一切 / 爱荣耀,爱挫折 / 爱运动,即使它伤了你的心。而刘翔的正面照从来没有如此大幅、精致的呈现过,除了帅和酷,更象个英雄!也更象个符号,最能诠释耐克的符号!因为理解刘翔就是理解体育,理解运动,理解生命,这不仅十分契合耐克“just do it”的品牌精神,更是这种精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升华!耐克也因此更受追捧与爱戴,似乎只有它才能真正代表运动精神,甚至更多!

他们本来是王,所以连貌似失败都不行,只不过此次奥运会上他们都是无冕之王!

而对于我喜爱的阿迪(鞋子设计非常经典),我只能送上佳得乐的广告语:运动,不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