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3点整,一位来自赣州的网友登录江西公安民评网“在线访谈”栏目,并幸运地发出了第一帖,等候一位特殊的网友———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舒晓琴给自己回帖。两天前,公安厅长邀请网民“灌水拍砖”的消息就在网上传开了,许多网民都期待着与公安厅厅长面对面实时交流,吐露心声。(2008年7月3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法制日报》)
领导干部邀网友“灌水拍砖”,应该不是什么特大新闻,但是公安部门的厅级领导,能够主动地走进网络,邀网友“灌水拍砖”,与网民“面对面”交流,并大胆地公布个人邮箱,倒是一件新鲜事。此举必定为已经很“热”的网络民主政治再平添几份“热度”,掀起几道“波澜”。
据了解,6月30日江西公安机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网(以下简称江西公安民评网http://py.jxga.gov.cn/)正式推出。省公安厅可以通过江西公安民评网的“民声通道”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建议等。广大网民也可以登录今视网,通过首页链接或直接输入网址进入江西公安民评网。文章开头提及的“在线访谈”栏目,成为了广大网友在线与省公安厅的领导交流热点问题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成了改善警民关系的重要通道。另外,该网站还有一个“民评论坛”栏目,广大网友可登录论坛参与相关主题讨论,而省公安厅的领导也将以实名在论坛中与广大网友交流。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一直给人一种“戒备森严”的印象,很多地方公安干警更给人一种很“牛”、很“霸道”的感觉。一些地方的公安干警不太注重自身形象,粗暴执法、野蛮行政,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很多群众一见到“大盖帽”就想“退避三尺”;有些地方,公安机关在地方机关部门年度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往往也是挂尾或被列入“三差”的“黑名单”之中。很多地方,公安机关不要说允许工作人员上网,在网上建立部门政务公开、与群众互动交流、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的网站了,就连群众要想从网上查询到有关公安方面的信息,也只能是“望网兴叹”。有些地方迫于“压力”尽管也建立了公安、司法、法院等执法部门网站,但也往往是内容陈旧、结构呆板、公开不够、互动不足,很难吸引群众驻足和参与。而“害怕泄密”常常是一些公安部门将老百姓“拒之门外”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其实,随着互联网络日益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部门和领导开始利用网络与老百姓沟通交流,推进工作开展。公安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如何在网络时代提升自身形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通过网络,能做到“敞开大门,拆掉院墙”,与广大人民群众实行“零距离”的接触,与网友拍砖灌水。这样做,不但可以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内容,而且可以在与民沟通的过程中,改善警民关系,共筑血肉长城。
毛泽东说过,凡事就怕认真。群众对党委政府有想法,可以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渠道表达出来。而党委政府,特别是一些窗口单位、执法部门,能不能很好地顺从民意、集中民智、实现民愿,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行政执法的需要。对于老百姓,能不能做到有求必应、有警必接,是考量公安机关行政效能的重要“风向标”。而网络,恰恰是上下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必须很好地利用,认真地落实。只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重视起来,认真起来,就不愁民心不稳、民意不顺、民情不畅。
“灌水拍砖”,这一网络名词,对于网民而言也许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是对于一向以“神圣不可侵犯”为“象征”的执法部门,却是不得不接受的新生事物。在民主日益网络化、透明化的今天,如何合理地引导民意、尊重民意,不但是考验执法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西省公安厅长邀网友“灌水拍砖”是一次行政公开化、透明化的成功“试水”,更是一次“引导”和“示范”。为了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项工作不但要做好,今后还应该继续下去,使之常态化、便捷化,并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公安厅长邀网友“灌水拍砖”,虽然只是发生在江西,但是它的示范性和代表性,已经远远超过了事件的本身。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网络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行政机关、执法部门走进网络、利用网络,主动地与民沟通、与民契合,更好地推进工作、服务民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闻链接:
公安厅长邀网友“灌水拍砖”
公安厅长邀网友“灌水拍砖”带来新气象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