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只求干好分内事,富人努力争取分外事
在工作中,穷人和富人有一个最大区别就是:穷人非常满足于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而富人拼命地给自己多找些分外事做。
富人是有劲没处使吗?是甘当傻帽吗?不。当“精明的”穷人在嘲笑“傻傻的”富人时,岂不知最大的傻瓜是自己。让我们看看这位满足于干好分内事就行的精明穷人的职场生活:
他准点上班准点下班;
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数年如一日地重复简单劳动;
他不主动给人帮忙,在公司里凝聚不了“向心力”,也培养不起“领导力”;
他的工作能力几乎没有什么长进;
他不知道公司整体做什么,也打不进中层的圈子,更甭提是高层;
他抱怨自己没有机会,却没有想过是自己心态有问题;
他眼馋别人拿高薪,创业当老板,却不知道如果冲不出分内事的圈子,自己永远不愿意干也干不了别人能做的事。
与穷人形成对比的,“傻傻的”富人或准富人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进入一家公司,即便是新人,也会留心别的同事在干什么,会观察公司的整体管理;
他主动给同事帮忙,一方面赢得好人缘,一方面学到自己岗位上学不到的东西;
他向上司毛遂自荐,得到锻炼的机会;
他的“吃亏”被领导看在眼里,提拔的名单上很快就有他;
他在踏实地干分外事中了解到公司的整体运作,成为行业里的精英。此时,不论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收入都会超越常人。
看来,穷人的“精明”最终不如富人的“愚笨”。中国人多年来形成了“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闲事莫插手”等等消极观点是让你安分守己。岂不知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活跃的弄潮儿才能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角,才是财富青睐的对象。时代需要能打能跳能折腾的人,安分守己者“钱”途无“亮”。
做好分内事,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但仅仅只能立足而已;做好分外事,才能向外发展、更广泛地触及各种知识和资源,从而为致富打下基础。
同样两个人,一个人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个人除了干好自己的事外,还能帮公司解决一些难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喜欢哪一个?你又会提拔哪一个?答案不言自明。即使不跟别人比,你也应该知道,职场更青睐那些能承担更多、抵挡多面的人。
做分外事,更容易为自己赢取人脉。为什么呢?因为你做了分内事,别人认为那是你应该做的,并不会有任何感激;而做分外事,哪怕只做了一点点,就会让别人感激不尽,从而积累起人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无论何时,有人脉就有财脉。智慧创造财富
在获得财富的方式上,穷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和一己之力取得收入;富人则用智慧,善于对别人进行管理,运用别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富人要做的只是决策,投资决策、管理决策等等,而具体的实施则由穷人来执行。
智慧创造财富,根本的原因在于聪明的头脑善于发现机会,并能迅速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其转化为财富。
新经济风起云涌,靠头脑创造财富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充分开动大脑机器,靠智慧获得财富。脑袋的价值前所未有地得到肯定,在商业社会,要获得成功,当然要靠智慧。
用智慧赚钱等于“钱生钱”,能够让你财富积累的速度更快,而单靠劳力赚钱就难逃贫穷的命运,因为你的财富都掌握在富人手中,你只不过是富人积累财富的人力资本。
穷人享受知足常乐,富人懂得全力以赴
当你啃着干面包,看到别人吃海鲜大餐时是否感到不平衡?当你产生这种想法时,你是否曾深思:为什么我只能吃干面包?
如果你渴望成功、渴望辉煌、渴望不虚度此生,那么,需要自己凡事全力以赴。那你将来也可能会吃到海鲜大餐。
在人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凡事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只要你能想到的,你就一定可以去努力,全力以赴地去做每一件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穷人享受知足常乐,富人懂得全力以赴。因此,不管你想恪守君子固穷的古训,还是愿意努力成为富人,其实,目标并不遥远。找准你的目标,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最终你会变成你想成为的人!
穷人期待天上掉馅饼,富人勇于去自我奋斗有这样一个故事:
大师问智能:“你风尘仆仆从哪里来?”
“从越州大云寺来。”智能答。
“来这里干什么?”
“来求佛法。”
大师哈哈大笑:“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哪里谈得上佛法。”
智能听了大师的话一时愣着说不出话,这时大师开启道:“我是说你自己已经拥有宝藏,为什么还来我这里觅宝?”
“什么是我的宝藏?”智能感到莫名其妙。
“佛就在你身上,一切俱足,更无欠少,你都不知道,让我怎么给你?”大师数落得更加痛快。
智能听了大师的话,顿时醒悟。
不要把你的期待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要靠自我去奋斗,就像爱默生说的: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
你的手中就握着成功的种子,你的手中就拥有一种伟大的潜力。只要你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就能收获成功。
老孙说:你穷?恭喜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惜,这一发端于2200多年前的睿智之言,被误读为“造反有理”。其实,陈胜、吴广当年发出的如此呐喊,是在表示不认命,要奋斗,显示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勇气。
虽然我们仍然用了“富人、穷人”这样的概念来写作,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对于富和穷,你还要有另外一些理解。
《易经•系辞》说:“崇高莫大乎富贵。”因为,通过努力、积累,以符合天道、地道、人道的方式取得财富和地位,是君子所当为,道德之行,值得尊敬。如果你已经可以列入富人行列而自己有点惴惴,那么,上面这句话可以帮你宽心。关键是,你要首先确认,自己的“富贵”是通过什么方式得来的,是否“和顺于道德”。
如果你自认为“穷”而有点郁闷、烦恼的话,就送你《易经》当中的另一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对于“穷”的最智慧解读了。穷,没关系,咱多数人都是苦孩子出身,也都有过“行至水穷处”的体验,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明白,穷就意味着机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是郁闷着穷啊,还是享受着穷啊(也是一种境界),还是很开心地想到:哈,偶要转运了耶!
说到这里,给你个提示,如果你还不是连续倒霉,现在特别倒霉,就别随便去“请”或者买什么“转运”项链啦、手链啦之类。当心把运转反喽。
所以,你穷?恭喜你!因为你其实拥有了别人看不到的、属于你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