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


  爱为何故?让人无私奉献。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从字的繁体结构上可以理解为用手和心抚慰朋友;用手和心给予朋友帮助;用双臂拥抱家人,拥抱朋友,拥抱社会。因而有父爱、母爱、友爱、情爱、性爱、博爱等。有爱就有情,儒家的七情指:喜、怒、忧、惧、爱、憎、欲。佛家的《大智度论》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七情六欲演绎着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有情不一定有爱,但有爱就一定有情。因为恨也是情,爱也是情。有心才是爱,无心不是情。爱和情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换,是相辅相成的。日子久了会生情,也会因情产生欲望,因欲望而产生麻烦,有麻烦就会有哀、有怒、有恨、有恶等。爱生情,也会生恨,“爱之深恨之切”。

  父爱、母爱是世上最平凡而又伟大的爱。父爱像山一样厚重威严;像树一样高大耸立;像海一样宽阔包容;像斧头一样严厉,把孩子的恶习统统劈掉。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母爱给予的快乐和幸福。在人生路上,是母爱给予我们最真诚、最亲切的抚慰;是母爱对我们嘘寒问暖;是母爱不知疲倦地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母爱为了我们的琐事而烦恼。母爱是无私的,是平凡中最伟大的。没有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子女。每个孩子在父母的情爱中孕育,在平凡而又伟大的父爱和母爱的抚慰中成长,在成长中回报父母。这份浓浓的亲情是其他任何情感都不可以代替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最珍贵的情感。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社会中生存离不开朋友,朋友是人生路上的一池清泉,风雨中的一把伞,黑夜中的一盏灯。与朋友相处,要先付之以友爱,才能得之以友情。一个真挚的朋友在你迷惘时会给你启迪;在你痛苦时会给你安慰;在你跌倒时会搀扶你,鼓励你坚强起来;在你拼搏奋进时会帮助你获取成功;在你得意忘形时会给你逆耳忠言。人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建立友爱、感受友情,在友爱与友情的交融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爱,是责任,是动力,是外在表现,是一种行为。可用语言“我爱你”、“我喜欢你”、“你好帅”、“你好美”、“你一定行”等有称赞和鼓励的词汇来表示。也可用拥抱、亲吻、抚摸等温情的行为来表示。情,是一种内心感受。在语言上有“我想你”、“好高兴”、“好幸福”、“好痛苦”、“好悲哀”、“恨死你了”等来表示。相爱的人在一起相拥时,令人陶醉,令人神往。把爱和情融在一起,密不可分。此时的爱情令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相拥时如胶似漆;分别时依依不舍;思念时牵肠挂肚;受伤时悲痛欲绝,生不如死。

  爱的目的是让对方健康、快乐、幸福;爱的前提是“分别”,分别你、我;爱的享受是“合二为一”,不分你我;爱的超越是“一分为二”,你是你,我是我;爱的永恒是我恋着你,你恋着我,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情是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是一种释放,一种享受,享受爱的美好,享受爱的甜蜜。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你一定会对他有情,情促进了爱,爱又加深了情,这是爱情。在以最大努力去给对方幸福的同时,也在满足着自己情感的需求,自己也得到了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爱情魅力的所在。爱情需要一种平衡,男女双方恋爱,结婚合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内就有个阴阳是否相合、情感是否平衡的问题。这涉及多方面:如相貌、体质、精神、性格、情感、思维方式、气质、文化素质、以及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等。若失去了相对平衡,爱和情就很难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爱情包含着情爱和性爱两方面:情爱是纯精神的、非肉体的,是男女之间心理上的亲密、精神上的依恋,它将爱的情感完全熔化在所爱的人身上;性爱是一种纯粹的性本能,性爱的目的就是为了肉体的快感、性欲的满足。爱情应当是性爱和情爱的融合。因为性是人的本能,是人的一种自然生理需要。性爱虽然是爱情的基础和原动力,但爱情不单纯是性爱,不仅仅是性的吸引,还包括双方的精神吸引和互相尊重、自我牺牲等。爱情要求双方以美好的心灵把性爱与情爱和谐的统一,这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因此,爱情是以性为载体,以共同生活理想为前提,以终身相伴为目的,是一种最真实强烈而又纯洁高尚的美好情感,是性爱与情爱、灵魂与肉体的和谐交融。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爱与情密不可分。有爱才有情,情又促进和加深了爱。有心才是爱,无心不是情。爱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情使人们的关系更融洽密切。在这次“5.12”的抗震救灾中,真情似河流,博爱如江涛。瓦砾中、废墟下演绎了无数爱的伟大,情的崇高;演绎了多少爱的无私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都付出一份情,人间将是无比的和谐温暖。